面對阿里巴巴、騰訊等互聯網巨頭攪局者的圍攻,如何扳回一城讓傳統家電廠商各盡其招,相較于借互聯網拓展外延和用戶服務,更多家電企業選擇了基于大數據和云技術,建立家庭整體智能化體系。而長虹在面對互聯網大潮的沖擊時,并沒有選擇在智能電視領域直接接招,而是“跳出智能電視”范疇,依托自身擁有的豐富產品線,以個人網關集成系統為中心構建“家庭互聯網”,以“智慧家庭”應對“智能電視”。
據了解,四川長虹正加快推進智能戰略實施,向“終端+數據”轉型,以軟硬件結合的強大終端優勢,匹配相應的大數據挖掘、經營能力,打造家庭互聯網。并在布局家電互聯網的基礎上,提供從數字家庭到智慧社區、智慧城市等的整體解決方案,實現從裝備制造向以制造業為基礎的服務業轉型。
在2013綿陽中國科技城博覽會上,長虹推出全智能產品體驗館,成為推出應用整套家庭互聯網操作系統實體的第一家家電企業。長虹集團董事長趙勇近日對外界披露公司面向互聯網時代的全新戰略規劃和產業布局。
為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長虹方面表示,未來將更多采取與企業聯姻形式,衍生出多種商業模式。明年將全面導入智能電視的生產,同時將停產非智能電視。
長虹家電產業集團董事長李進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為了推進家庭互聯網,長虹與多家企業進行合作,從硬件平臺來看,長虹意向合作方為支撐智能家電技術的國內技術提供商;在云平臺上,公司將首選國內知名的大數據有關高校和著名的大數據企業;在APP應用和內容方面,長虹團隊物色了國內知名大型網站和知名企業。”
樂視、小米、同洲等新興廠商高調進軍智能電視領域,沖擊了原有彩電價格體系,其中,對傳統電視廠商的影響首當其沖。互聯網企業的低價戰,刺激靠硬件盈利的傳統電視品牌走上了與異業企業聯合抗擊的道路。
今年,長虹加快智能戰略轉型,成立智能終端研究所和云服務事業部,與IBM共同成立大數據分析競爭力中心,同時設立了創投基金,培育和孵化中小型科技企業。據長虹相關人士透露,目前長虹正在經歷由傳統智能家電制造商向具有“互聯網”基因企業的轉型,在產品、技術等各方面尋求突破,接下來還將與IT巨頭、電信運營商在TMT等新興產業展開進一步合作。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互聯網企業的進入對傳統電視業在產品定義、品牌渠道、品牌營銷、盈利模式均有沖擊。但這個沖擊對這個行業是有好處的,能促進行業盡快的轉型升級。而“終端+平臺+內容+服務”的商業模式孕育著巨大的商業機會,布局大數據產業鏈,已成為包括制造業在內的諸多行業智能生態環境下競爭制勝的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