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國銷售制造液晶電視數量再創新高。液晶電視總產量突破1億臺,其中內銷接近4000萬臺,成為全球最大的平板電視消費大國。全球第一大制造國,第一電子大國的地位,本質上決定了我國也將是全球第一顯示大國。
但是,就在數年之前,我國平板顯示產業還處在起步階段,關鍵技術、大量上游原材料、設備和工藝幾乎100%依賴進口,“缺芯少屏”一直制約著顯示終端廠家。隨著國內多條高世代液晶面板線的投產,我國開始在全球面板市場擁有了一定的議價權,上游原材料產業的努力剛剛開始。要從國外企業的壟斷局面中突圍,國內企業只有具備自己的研發實力,建立的核心技術體系和產業供應鏈,才能在未來平板顯示行業國際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
成都菲斯特科技有限公司一直以“致力于微細結構光學和顯示系統”為目標而努力。作為內地西部企業,菲斯特從成立之日起就不斷見證著顯示技術更新換代,從我國CRT顯示技術由盛而衰、DLP顯示技術崛起,到PDP等離子顯示與TFT-LCD 雙頭并進,再到TFT-LCD一枝獨秀的如今,菲斯特始終扮演著一個默默踐行者的角色:
TFT-LCD液晶顯示逐漸戰勝PDP等離子,以不可阻擋之勢滲透到日常生活中,而中國的液晶顯示產業卻還處于起步階段。菲斯特毅然憑借長期以來在光電顯示領域的技術積累和經驗基礎,從2008年開始將企業資源集中于TFT-LCD背光模組關鍵件——增亮膜的開發與生產中去。增亮膜作為液晶顯示背光模組中最重要的關鍵件之一,其模輥加工一直是國內企業的軟肋,菲斯特認識這點后果斷從國外引進超精密單點金剛石納米輥筒雕刻機床。2012年4月,中國大陸首條增亮膜模輥加工設備——超精密單點金剛石輥筒模具加工車床在成都正式加工出第一支1200mm增亮膜模具輥筒,并在菲斯特科技公司的增亮膜涂布生產線上投入生產使用。這標志這中國液晶顯示產業鏈條中非常關鍵一環——背光模組關鍵件國產化有了重要突破,打破了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尷尬處境,為國內多家液晶面板廠提供強有力的配套支持,又進一步完善了整個中國液晶顯示產業格局。
液晶顯示行業既是資本和技術高度密集的行業,又是依靠產業上下游配套的行業。西部,并非平板顯示行業的前線戰場,但卻是中國光電技術的基地和大后方,擁有著豐富的資源卻未被充分利用。作為西部光電企業代表,菲斯特深知只有資源互補才是經濟快速發展之路,更以開放的心態同周邊科研院所和企業建立了廣泛而深入的合作關系。目前,菲斯特與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光電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西南物理研究所等建立了長期的技術交流。
2012年6月,菲斯特科技與五糧液集團旗下的普什集團3D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希望通過進一步加強合作,在光電子信息產業尤其是顯示器件中應用的光學功能方面取得突破,實現包括增亮膜、復合增亮膜、擴散膜、條形菲涅爾透鏡等產品的產業化。
菲斯特的努力只是一個小小的開端,而且力量甚微。中國藉由市場需求推動國內平板型顯示產業高速發展,卻始終抵不上昔日巨頭常年技術積累和產業配套優勢。自主研發實力,特別是上游產業的研發能力將成為未來國際競爭的焦點。
如今中國彩電生產重心正由東南沿海向北方內陸轉移。北上廣深等中心城市的大規模生產制造業,人工成本和資源配置優勢正逐步減弱,而西部、北部省份的競爭優勢正逐步顯現,向西、向北轉移成為趨勢。這種勢頭既體現了中國大量民營企業的努力,同時也是國外企業創新能力下降的一個標志,國內平板顯示產業中的企業應該籍此互相合作、資源整合建立自主的全產業鏈,共迎真正的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