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代、8.5代聚集的規模效應
顯示面板項目不是一個獨立的產業,而是現代電子產業的一個技術和工藝的交集型產業。研究數據表明,面板產業對上下游市場的帶動作用可達到其自身投資規模的3-5倍。
目前,合肥除了新建的8.5代線外,還擁有一條京東方6代線(投資170億),以及1條等離子(PDP)顯示器件生產線及藍雅2.5-3.5代若干低世代液晶顯示器件生產線。
其中,藍雅(合肥)科技有限公司是由香港青雅電子制品廠有限公司在合肥出資9900萬美元注冊成立,投資22億元人民幣,建設低世代液晶顯示面板產業基地項目。該項目主要面向手機等小型顯示產品的市場需求,切割面積在10英寸以下。京東方6代線是中國大陸首條自主建設并最早量產的TFT-LCD高世代線。總投資175億元,2010年10月實現量產,到2011年底,該生產線的月產能提升至10萬片玻璃基板,產品覆蓋37英寸以下顯示產品應用領域,包括18.5英寸和21.5英寸電腦用液晶屏、26英寸和32英寸電視用液晶屏等市場主流產品,在32寸以上產品上填補了國產化的空白。
結合正在建設的8.5代線,可以看到合肥已經完成從小到大的全范圍液晶面板產業布局,且6代線和8.5代線都采用較大的單線產能設計。屆時合肥將成為液晶面板產業國內最大的基地。這對于吸引上下游配套產業,包括背光源、玻璃基板、導光板、偏光板等多種光學薄膜產業、液晶等新興材料產業,電視電腦手機等下游整機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例如,合肥樂凱有4條光學級聚酯薄膜及精密涂布生產線,在建生產線有6條。客戶涉及三星、LG、友達、海信等。此外,樂凱所生產的光學級聚酯薄膜及涂層產品已成功進入國際光學薄膜領域,填補了我國在平板顯示產業鏈最前段的光學級聚酯薄膜領域的空白,改變了平板顯示領域、觸摸屏行業前段膜材料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
作為合肥6代線最大的配套項目――彩虹(合肥)高世代TFTLCD玻璃基板生產線(目前已有2條5代線和2條6代線),更是一個依賴于產業規模的項目。玻璃熔爐的工作具有不間斷性,一旦開爐就不能輕易停下來,因此需要下游市場具有穩定的規模采購能力。合肥依靠在高世代線上的布局,無疑具有進一步吸引相關項目落地的優勢。玻璃基板項目是平板顯示行業最上游、也是技術難度最大的項目之一,是國家重點扶持產業。彩虹該項目總投資渴望達125億元。
此外,合肥還吸引了投資規模100億元的藍光LED項目、投資規模100億元的中建材光電產業基地項目。這些都與液晶面板產業具有相關性。被認為是合肥光電產業聚焦效應的縮影。
在下游產品布局上,合肥雖然在時間進度上落后于沿海地區和沿長江地區,但是在質量上和進度上卻并不輸于前者。去年(2011年)9月27日,聯想(合肥)產業基地正式簽約,10月8日便正式開工,今年5月30日17萬平米的廠房正式封頂,創下聯想集團建設新速度。該工程有望今年11月建成投產,年底可實現百萬臺筆記本產量,設計年產能大千萬臺,總投資3億美元。作為聯想筆記本配套項目,裕同包裝投資5億元人民幣的紙質包裝的研發、設計、制造、物流一體化項目也已經正是落戶合肥。
作為國內傳統家電產業大市,擁有著中國科技大學等知名學府和中科院等眾多研究院所的創新型技術研發基地,合肥在發展光電產業上具有難得的先天優勢。地處中部地區的特點,又使得合肥在人力資源成本、土地成本等方面比沿海和北上廣一線城市更低。以8.5代線為中心的液晶產業鏈建成后由,渴望在十二五期間為合肥帶來一個新的年銷售額超兩千億的支柱型、創新型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