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索尼公布2012財年第一季度財報,稱由于需求疲軟,索尼該季度凈虧損20億元人民幣,并下調本財年凈利潤預期。
與此同時,上財年出現歷史最嚴重虧損的夏普也發布一季度報告,因電視需求下降,在截至6月30日第一財季,夏普運營虧損高達約76.7億元人民幣,而去年同期夏普盈利3億人民幣,夏普正考慮大規模裁員。IT時報稱,松下總部職員人數將由目前的近7000人縮減至150人。
隨同虧損、裁員而來的還有下調銷售預期。每日經濟新聞報道:索尼擬將本財年電視銷量預期從1750萬臺調低到1550萬臺。調低后的索尼電視銷量目標已接近中國彩電企業TCL年度銷售目標——1520萬臺。
而據工信部數據顯示,國內彩電產業上半年也出現量價齊跌,銷售額降幅接近20%。但在同樣嚴峻的產業形勢之下,中日兩國企業卻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選擇,呈現了不同的發展趨勢。
2012年初,TCL彩電提出全球出貨量1380萬臺的年度目標,隨后幾個月,憑借TCL強勢的產品力,搭載行業獨有頂級配置的Android4.0系統,大一寸的產品優勢,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青睞。TCL彩電實現平均60%以上增長,至7月份,TCL多媒體決定再次上調全年出貨目標,由1380萬臺上調到1520萬臺。數據顯示,TCL集團2012年1-6月份實現液晶電視(包括商用顯示器)銷量661.6萬臺,同比增長60.6%;國內市場增幅32.1%,海外市場增幅108.4%。
TCL集團助理總裁梁啟春稱:TCL上調彩電年度銷售目標,是依據2012年以來銷售形勢作出的理性決定。
業內人士指出,雖然主流品牌實現了快速增長,但是整個中國彩電行業形勢依然嚴峻。來自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12年1-5月份,國內彩電零售規模1470萬臺,同比下降12.9%;其中,液晶電視銷量為1331.9萬臺,同比下降9.5%。中國彩電位列三甲的三大品牌,除TCL同比60.6%的強勁增長之外,其他品牌增幅并不明顯,業績并不是很理想。TCL憑借獨特的產品研發穩健增長,領軍中國彩電市場。
資料顯示,2012年中國彩電巨頭TCL今年的銷售將有望突破1520萬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