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夠在1938年三星成立的時候,想到這家主要銷售魚干、蔬菜和水果的公司,會在今天成為全球最大的企業之一呢?據統計表明,以國家排名來計算,在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三星集團的生產總值大約在30多位,是一家名符其實的“世界巨頭”。而其子公司,三星電子則以千億美元的市值,成為了整個三星集團的旗艦公司!
在過去的十年里面,三星電子的市值從三十多億美元猛增到千億美元大關,在手機、彩電和半導體市場紛紛做大了全球最強,并成為是全球最大的IT企業。支撐起三星電子龐大帝國身軀的則是其在半導體和LCD領域的巨大制造和研發投入。
不過,大象必然會有“笨拙”的時候。
2012年(曾被語言為世界末日的一年),4月1日(愚人節),三星電子旗下的LCD液晶面板業務部門將正式獨立成一個名為Samsung Display(下稱三星面板)的子公司。
對于三星此舉的意義,業界至少有四大猜測:第一剝離虧損和前景不明業務;第二集中精力主攻未來顯示技術OLED;第三完成三星電子側重整機和品牌業務的戰略布局;第四提升其LCD部門全球市場特別是對大陸市場的競爭力,更加有力耕耘非三星客戶。
三星為何剝離LCD面板業務
2011年是三星彩電事業最輝煌的一年:這一年三星從20年以前那個只能給日系企業代工,并必須采購三洋顯像管才能制造出彩電的“小角色”,已經轉變成至少擁有全球兩成以上份額的第一彩電巨頭。
但是,也就在這一年,三星電子LCD面板部門再次迎來了虧損:進入2010年第四季度,全球彩電市場受到金融危機二次發酵和歐洲次債危機的影響,增速明顯低于預期。同時,包括大陸地區在建液晶面板項目紛紛進入最后施工階段,并在2011年開始試生產,全球液晶面板供應能力依然在增長。在供需失衡的影響下,三星液晶面板業務不僅維持了較低的開工率(平均不足85%),甚至出現了連續五個季度的虧損。直到目前為止(2012年2月份),全球液晶面板主要生產線依然維持不足85%的開工水平。而2011年這一數據最低曾經到達68%以下。
另外據統計表明,隨著2012年前后大陸北京京東方和深圳華星光電兩條8.5代線,近3000萬片的供應能力的達產,全球液晶面板供應局面將更為惡化。在這樣的背景下,分析認為三星選擇將液晶面板業務獨立化,可以很大程度上緩解其面板業務對三星電子整體業務的影響,相當于把一顆“定時炸彈”從三星電子的辦公大樓里搬了出去。
不過,真實的情況到底如何,三星剝離面板業務的本質是什么,三星到底有著何種戰略,還需要拋開眼前盈利、虧損的爭執,從長遠戰略深入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