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虧損儼然成了國內面板制造企業盈利能力欠佳的真實寫照,這甚至逼得京東方A去挖煤炭。
1月31日,京東方A發布的一條業績預告修正公告引起不小的波瀾。其公告顯示:“股權轉讓項目收益最終能否計入2011年度以及最終計入金額須經公司審計機構完成2011年度審計后方可確定,存在不確定性。”
公告中提到的股權轉讓項目,是京東方A 2011年8月宣布的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建設一條總投資額為220億元人民幣的第5.5代新型液晶面板(AMOLED)生產線,公司將由此經過鄂爾多斯市政府批準獲配總量不低于10億噸的煤炭探礦權。為此京東方在鄂爾多斯市成立控股公司——鄂爾多斯市京東方能源投資有限公司。2011年10月,京東方A擬以27億元向北京工業發展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轉讓所持京東方能源60%的股權,以9億元向昊華能源轉讓所持京東方能源20%的股權。經過股權轉讓,京東方A初步判斷將產生36億元的收益,業績修改為盈利3億-5億元。此前,京東方A預計公司將虧損30億-32億元。
可是,京東方A意圖依靠股權轉讓項目實現“扭虧為盈”的如意算盤恐落空。根據專家所稱,京東方A的10億噸煤炭資源是政府給予的無償配置,其獲配時的公允價值應該視為“政府補助”,而不是投資收益。按照相關會計準則,這部分補助不能一次性計入公司2011年的業績,應該分攤計入。
如此一來,京東方A在2011年的業績將無法實現盈利,公司就將出現2010年、2011年連續兩年虧損,好不容易丟掉的“ST”帽子也恐將“棄而復歸”。此前,京東方A曾因2005年、2006年連續兩年虧損而被“ST”,在隨后的2007年,因為液晶面板市場回暖,京東方A的經營有了根本好轉,當年主營扭虧。
在重壓之下,京東方A將賭注壓在了政策扶持上。華安證券分析師張兆偉就聲稱,京東方A主營扭虧的可能性不大。一旦戴上“ST”的帽子,想要摘掉就更加困難了。
一時間,關于國內面板制造企業長期依賴政策而尚無自身造血能力成為業內熱議的話題。
“政策偉哥”
張兆偉所言非虛。
據本刊記者了解,夏普、日立等日系面板制造巨頭早已開始了自己的“戰略轉移”,逐漸擺脫對面板制造的依賴,其中夏普意圖將在日本本土強勢的白電產業移植到中國,為此在中國進行了大規模的變動。
韓國企業則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搶占OLED的技術制高點上,它們已經將傳統的面板產業視為“棄子”。三星和LG正逐年加大在此方面的投資,其中全球AMOLED市場幾乎被三星一家獨占。早在去年5月份,三星方面宣布在韓國投資21億美元建設的5.5代OLED面板生產線已提前兩個月進入量產。去年6月2日,三星宣布其第8代AMOLED面板試驗線將于今年5月投入使用。在今年1月召開的CES 2012展會上,三星和LG均高調展示了其OLED電視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