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開放式布局
TCL集團誕生于改革開放之初,地處廣東沿海,這也使得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敢為天下先”。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說:“通過國際化并購,TCL實現了由扎根本土的中國企業向放眼全球的國際化企業的歷史性轉變。”
羅清啟告訴記者,在國際化道路上,TCL的步子邁得比較大。今年上半年,海外收入在TCL集團主營收入中的比例為37.60%,而四川長虹的海外收入占比僅為11.6%。
在各項業務當中,TCL通訊的主營收入占比為14.10%,毛利率達29.06%,較去年同期均有所提高。TCL集團品牌管理中心總經理梁啟春告訴記者,TCL通訊與國內三大運營商有較為緊密的溝通與合作,將針對他們推出一系列3G智能產品,通過國內運營商的采購政策,實現中國區銷量的有效增加,在海外市場公司會用更豐富的中高低端產品組合來贏得客戶。
相較之下,四川長虹IT產品的主營收入占比為20.55%,毛利率僅為5.17%,雖然與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增長,但毛利率水平仍然較低。
在各大彩電企業中,TCL算是較早開拓移動通信市場的。在國內,TCL擁有較穩定的消費群體和較為完整的分銷渠道。2004年,TCL通過并購阿爾卡特,意圖打開海外市場,卻沒有取得預期效果。但是通過并購將企業規模做大,以及著眼海外的市場策略,也體現了TCL開放式的發展思路。
與長虹相似,TCL在產業鏈上不斷延伸。8月初,TCL投建的華星光電8.5代液晶面板線點亮首張屏,進入全面經營階段。同月,TCL位于內蒙古的液晶模組整機一體化項目也正式開工,改變了TCL在北方地區無液晶產業制造基地的現狀,為TCL產業鏈延伸至俄羅斯、蒙古、歐洲等地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