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體報道,從去年3月到今年6月15個月中,不同尺寸的液晶面板價格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跌幅超過40%。而在此時,京東方建設的8.5代線、華星光電建設的8.5代線相繼投產,國內液晶面板產能過剩的預期不斷加強。全球面板業將形成怎樣的競爭格局?國內面板業如何抵御外資面板業的沖擊?請看本期《家電縱深》:我液晶面板業或被外資圍攻。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的家電縱深。近年來,受全球性通貨膨脹的影響,各種產品的價格都在上漲,而有一種產品除外,有媒體報道,從去年3月到今年6月,15個月中,不同尺寸的液晶面板價格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跌幅超過了40%。為什么會有這種現象呢?今天我們和帕勒咨詢資深董事羅清啟老師一起討論一下這個問題。羅老師你好。
羅清啟:你好。
主持人:羅老師,如何看待液晶面板價格持續下降的問題?
羅清啟:供求關系的一種反應。我個人認為,因為現在是整個北半球,也就是全球在面板產業方面是一個淡季,比如西方的圣誕節,還有亞洲的新年,主要的銷售群在三四季度。現在從一般意義上講,這本身也是一個淡季。這是其一。所以你會發現,量上不去的話,面板企業不會大幅擴產,我認為這個價格是一個相對自然的回落。還有一個問題是什么?我還擔心三四季度,即使旺季到來,受全球宏觀經濟的影響,這個需求會不會像往年那么旺,應該是一個問號,我個人是看淡的。
主持人:前段時間京東方包括黃金光電8.5代線相繼投產了,國內液晶面板產能預期不斷加強,您如何看待中國自主建設液晶面板項目的競爭形勢呢?
羅清啟:我們沒有面板的時候,我們造電視機,我們盯著面板。其實你現在要做面板的時候,我們要盯面板的材料。面板是一個體系,如果我們在體系里面建設的不完善,我們獨立自主的面板產業,運行起來還是比較累,F在面板價格的下降并不是因為大陸擴產才下降,我剛才講了幾個原因。比如淡季,還有一個是大環境,宏觀經濟的影響,再一個就是在全球都進入一個蕭條期的時候,中國在農村市場推出了刺激政策,這個刺激政策對整個全球彩電的銷量,就是面板的銷量,都會有非常大的提振作用。但是現在這個政策不可能一直持續。所以,現在有一些需求,那個政策可以把淡季變成旺季,以至旺了一段時間,現在這個旺會不會持續,這是一個問題。即使到了三四季度,我們一些籌碼,已經打出來了,到三四季度會怎么樣,我覺得應該不是特別樂觀。
主持人:據有關媒體報道,為了扶持大陸本土的面板廠商,大陸有關部門正在謀劃著提高液晶面板現有的5%的進口關稅。如何看待這一個政策計劃?
羅清啟:我個人感覺應該提。你會發現,我們是一個全球最大的買家,但是,賣家基本上不想進入這個市場。他們要維系的一個模式是什么?持續的向大陸銷售面板,但是不想在這投產。
主持人:因為成本非常非常高。這是不是一個原因呢?
羅清啟:也不是成本非常高。面板還是一個高技術的集合體,大家不愿意把這個技術向這里轉移。就像稀土一樣,我們只出土原材料,但是沒有深加工技術,F在我把稀土的關稅提高,這是一方面。出口配額做調整,再一個就是,你進來如果要投資的話,你的關稅很低,你出口完全要買稀土的話,關稅很高。這是對產業的調整。在面板上也是這樣的。你在外面往里賣的話,這個關稅很高,我覺得會給面板廠家一些正常的壓力。應該給他們壓力。
主持人:您剛才也談到了一些外資面板生產企業,可能無意在中國大陸進行一種投產。但是,有一些媒體也報道,之前廣州LGD8.5代液晶面板的生產線推遲了,包括三星的也是。具體的開工時間表,可能是一拖再拖。自從國產的液晶面板加快了建設的步伐以后,外資的也開始有一些動作了,您覺得它突然為什么加快了生產線?
羅清啟:有動作我也懷疑。為什么?懷疑這些動作是不是一些假動作,F在我們上了高世代面板,8到8.5代線,你會發現,如果外資有8代線以下的面板線往中國投的話,沒有意義了。如果它要投更高世代線,它現在在本土是不能投的,比如投10代線,肯定不能投,投的話對它不利。但是如果它投8代線,對它也不利。它自己在本土有8代線,中國又投了8代線,然后它再在大陸投8代線,也就是自掘墳墓。自我制造過剩嘛,F在你會發現,騎著一匹馬,外資,基本上在那原地踏步,不動,光聽到一些聲音。
主持人:其實更多的是在觀望中國的液晶面板生產線的建設情況。
羅清啟:有一定的觀望。
主持人:現在全球各地高世代面板線越來越多,面板過剩局面可能會愈發嚴重,您是怎樣看待這個問題?
羅清啟:我原來談過面板過剩,大家有一個誤解,這個過剩是一個尾盤過!,F在大家看看面板的重地冒出來一些消息,做OLED的,OLED的周期應該往前提了。前一段時間LG報出來一個消息,投資20幾億美元要做OLED,我記不清楚這個數字了。發現也在搞。日本的企業也在搞。我覺得如果這個局勢加快,因為現在日本的承壓力很大,它的面板出口也不行,電視機就不用說了,怎么辦?要進大陸的話,8代線沒用,我認為現在外資再進8代線,就是自殺的一種行為,要進就要進10代線,10代線意味著把最先進的線放在大陸。但是你不放,如果有一個關稅門檻,對他們的壓力也是很大的。如果10代線一放,肯定這個局面要亂,大家紛紛進10代,進10代的結果是什么?我覺得就是加速液晶的普及。現在我覺得三島基本上有一些內在協同,它要維系。我為什么說現在面板的價格很低?但是我覺得相對正常,面板一定會維系適度從緊的價格政策。為什么?因為大家猛沖產量,把價格沖的很低,對誰都沒利。我們經常在美國看到一些消息,歐盟,反壟斷、反傾銷的面板價格,就是這個概念。有一些協同。這個協同的結果是什么?要適度從緊。如果有的國家承受不了這種壓力,把十代線拿過來的話,液晶這個局面就會打破。OLED可能要提前上場,本來第8個節目,可能變成第3個節目了,這個液晶價格就會大跌倒,但是如果這個局提不了,OLED的演出次序不能往前提,液晶短時間還不行。為什么?雖然我們現在上了一些產能,但是有一些關鍵的原材料,我們的主導性還是不夠,所以在關鍵材料砍一下的話,這個量還是起不來。所以,還是會維系一個適度從緊的價格格局。
主持人:對于國產面板生產企業來說,應該怎么去應對這種局面呢?它的發展前景在哪?
羅清啟:沒有面板的時候,盯面板,有面板的時候盯材料。還是圍繞面板的配套群要豐富起來,這是當務之急的事。這個壓力很大。本來要把跑馬拉松的路段交給你,不是用跑百米速度,跑50米的速度把它跑掉,這個難度太大了。
主持人:擺在國產液晶面板企業面前的是一條很艱辛的路。非常感謝羅老師今天精彩的講解,本期節目到此結束,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