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日,《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已經正式實施,然而作為該條例的重要配套法規《管理辦法》還在制定過程中,目前還處于征求意見階段。據悉,意見稿設定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基金征收標準又有所降低。
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空調、計算機五類產品是第一批進入廢棄電氣電子處理目錄的,此前形成的意見稿中設定的征收標準為:電視機20元/臺、電冰箱15元/臺、洗衣機8元/臺、房間空調器8元/臺、微型計算機13元/臺。
而在日前形成的征求意見稿第三稿中,對以上征收標準作出了調整,新確定的征收標準為:電視機15元/臺、電冰箱12元/臺、洗衣機7元/臺、房間空調器7元/臺、微型計算機(包括便攜式微型計算機、一體臺式微型計算機、臺式微型計算機用顯示器等)10元/臺。
據了解,基金征收標準之所以作出調整,是因為考慮到行業的實際情況。中國家電協會理事長姜風表示,合理的回收處理基金征收水平,應從廢家電實際的回收處理規模出發,考慮不同產品應承擔的回收處理費用,同時還要考慮系統管理成本的分攤,兼顧生產企業的承受能力。在回收處理基金起步階段,征收水平不宜過高。
以電視機征收標準為例,據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提供的數據,目前電視機利潤率普遍偏低。中國電視機產業年產值近2000億元,占電子信息產業的比重達23%,但面臨著核心技術缺失、產業鏈不完善、上游供應商和下游渠道商兩端擠壓、CRT電視需求驟減以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等多方壓力,整機產品價格不斷走低,企業盈利能力普遍偏弱,近年來行業平均利潤率始終徘徊在2%左右。2009年,在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等政策的支持下,行業平均利潤率略有提高,約為2.5%。即便如此,部分電視機的利潤僅有一二十元。
因此,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在其《廢棄電視機回收處理基金研究》報告中指出,基金的征收必須符合中國國情,符合企業的承受能力,必須有利于保護產業的健康發展。綜合電視機生產企業承受能力、處理企業的處理成本以及回收成本,現階段我國廢棄電視機征收的合理水平應為每臺不超過10元。
此外,目前國內骨干彩電企業所生產的產品基本能夠滿足歐盟RoHS指令的要求,極大地減輕了廢棄電視機對環境的危害程度。生產企業要承擔供應鏈改造、工藝改造、污染物控制等一系列成本的增加。因此,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甚至建議,對能夠滿足《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管理辦法》的電視機逐步減免征收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