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基亞(Nokia)與微軟(Microsoft)攜手推出Windows Phone 7.5(Mango)智能手機(Smartphone),高舉反攻大旗,讓智能手機產業進入全新競爭局面,無論成敗,都將左右智能手機廠商的布局動向;一旦Windows Phone及Android平臺從開放走向類封閉系統,未來各家大廠都將朝向自建作業系統的方向,未來兩年將是重要的觀察期。
諾基亞與微軟結盟,積極反攻智能手機市場,但現階段微軟的Windows Phone平臺仍維持開放平臺,持續與宏達電、三星等手機品牌廠商合作;不過,隨著2012年諾基亞的Windows Phone戰線全面展開,無論是否成功搶回市占,都將牽動其他手機品牌廠商對行動平臺的布局。
如果諾基亞以Windows Phone系列新機反擊成功,初步證明諾基亞與微軟合作的策略奏效,雙方的合作關係勢必進一步深化,Windows Phone陣營的其他手機品牌廠商,很快就會重新評估平臺策略;如果諾基亞獨占絕大多數Windows Phone的銷量,微軟也不排除會調整策略,為諾基亞打造深度客製化的平臺及使用介面,屆時Windows Phone有可能成為諾基亞的御用平臺,重演Symbian平臺的發展歷程,但其他手機大廠勢必逐步放棄Windows Phone平臺。
不過,如果諾基亞反擊無力,微軟Windows Phone平臺無望重返榮耀,Windows Phone平臺仍將維持既有的開放性,成為多家手機廠商的次要甚至備用平臺,智能手機市場短期內將難改變Android及iOS獨大的局面,屆時Google如何調整Android策略,就會發揮相當關鍵的影響力。
盡管Google一再宣示,完成摩托羅拉移動的收購后,仍將維持既有Android平臺的開放性,現階段三星、宏達電、樂金電子(LG Electronics)、索尼(Sony)等主要大廠,對Android平臺的支持態度不變,但Google為了實現軟硬體使用經驗的整合優化,將Android系統走向半封閉性的可能性不是沒有,不過,除非智能手機產業出現激烈變化,例如諾基亞與微軟進一步整合,否則Google采取此一作法的機會仍低。
無論Windows Phone及Android平臺是否從開放走向封閉,各家手機大廠都面臨是否自建操作系統的十字路口;環顧市場競爭態勢,其他作業系統的生存空間的確不大,RIM(Research In Motion)選擇讓自家系統兼容Android應用程式的作法,就是1種妥協。
問題在于微軟及Google都有自己的策略考量,手機大廠將自身未來全交給平臺供應商的風險未免太高,只要有足夠研發實力及資源的手機廠商,不管是分散風險或者學習蘋果(Apple)的整合模式,建構自家平臺及產業生態系統的努力絕對不會停止,三星有自家Bada系統又與英特爾(Intel)攜手打造Tizen系統,就是最好的范例,宏達電也表示一直在評估自建作業平臺的可能性。
放眼前5大智能手機品牌,蘋果及RIM有自家的封閉系統、諾基亞有微軟撐腰、三星則是最積極建立自家操縱系統的手機廠商,宏達電籌碼相對最少;過去一向站在巨人肩膀上前進的宏達電,早已透過獨特的使用經驗,建立自家的產品特色,近期又透過購并手段強化產品及服務的獨特性,未來是否會推出自家的行動平臺,將是宏達電邁向另一個階段的重要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