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電子事實上已經停止了在韓國國內的電視生產,開始轉移到印度尼西亞。這是1966年韓國國內首次生產黑白電視機后54年來的第一次。目前,在韓國只負責超豪華電視和試驗產品的生產等。
印尼工廠將成為LG電視亞洲生產中心
今年5月,LG電子表示,將在今年內把位于首爾以南約260公里處的龜尾工廠的6個電視機生產線縮減為4個,用來生產超豪華電視(如Rollable和Wallpaper)和醫療用顯示器。
這實際上是韓國本土電視機生產的中斷。LG電子1966年在國內首次推出了黑白電視機。龜尾工廠于1975年竣工,年產量達400萬臺電視機,包括每月1萬臺以上的OLED電視。工廠雇員有500多名。
LG電子中斷國內電視生產的原因被解釋為,是為了重新部署生產基地和節約費用。LG成立于1995年的印度尼西亞芝庇東(Cibitung)工廠目前主要生產電視、顯示器和數字標牌產品。2020年底前,將通過擴充裝配、質量檢查、包裝等貫穿整個工程的自動化設備,把該工廠的產能提高50%,成為亞洲地區的生產中心。
LGE經營決策遭遇政府“留下”請求
LG電子的主要收入來源是電視和生活家電。包含電視的家庭娛樂(HE)事業本部第一季度的銷售額達2.9707萬億韓元,環比減少25.1%,同比減少4.8%;營業利潤為3258億韓元,環比增加222.6%,同比增加31.7%,營業利潤率為11.0%。雖然銷售額降低了,但營業利潤實現了增長。LG電子歸結于這是因為高端電視的銷售和成本費用的降低。此次轉產措施也是該基調的延續。
龜尾工廠500多名員工將通過重新部署工廠等方式維持雇用,或轉移到其他生產線和京畿LG Digital Park。
LG電子公開解釋,龜尾工廠仍為全球電視機生產的“總廠”,龜尾工廠為開始向海外轉移生產線,目的要加強各個地區工廠的生產系統。韓國本土生產基地的戰略地位不會因此降低,將仍然起到支援其全球電視生產基地的“總廠”和“控制中心”的作用。
當前,全球經濟環境受疫情沖擊,韓國政府正鼓勵韓企回歸本土,因此,LG電子的這一舉動也遭到熱議。龜尾政府希望LG能夠重新考慮這一遷移規劃,并能繼續參與政府計劃,使龜尾成為COVID-19疫情爆發后的“智能工業園區”。LG電子截至目前尚未表態,政府請求或成為變量。
LG降本提效,意在全球電視品牌格局
洛圖科技(RUNTO)發布的《全球電視品牌出貨月度追蹤》顯示,2019年,LG電視品牌全球出貨2655萬臺,暫位列三星之后,居品牌出貨第二名,中國品牌TCL、海信、小米緊追其后。
2019年全球電視市場品牌Top5出貨
數據來源:洛圖科技(RUNTO),單位:百萬臺
前五品牌中,中國品牌占到三席,三星領先的領先優勢暫無法撼動,因此,LG的壓力遠大于三星,且來自中國品牌。洛圖科技(RUNTO)TV產業鏈資深分析師David認為,三星的生產基地在去年中美貿易戰即進行了調整,疫情期間無論是成本還是供貨方面,三星此波操作得利。以此邏輯,LG有理由,借中美貿易摩擦、COVID-19疫情,以及全球供應鏈大變局三大因素來轉移供應鏈,消減成本,收回已經丟失的市場份額。
當然,奪回市場份額亦需要更多元化和多價位的機型。據澳媒報道,LG在澳大利亞推出了更多價位的電視SKU,給中國品牌造成壓力。由于病毒及其它原因,中國品牌在澳大利亞正面臨困境。
另外,更早的時候,LG電子就將其智能手機生產線從韓國平澤市轉移到了越南海防市。
根據韓媒Ddaily,以及藍科技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