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可以說是政策年,很多消費者在這個政策年中得了實惠,這一年國家大力實施促進家電消費的政策,近年來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成為代表性的兩項政策,很多人對這兩項政策不是很了解。其實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家電下鄉是針對務農戶口的,購機后在電器的原包裝里會有一張家電下鄉的標識卡 返還13%的時候要帶上:標識卡,戶口簿,戶主身份證,購機人身份證,購機發票。
以舊換新是沒有區域限制的,舊的冰箱、彩電、洗衣機、空調、電腦。以上五類可兌換新的家電,數量一個對一個,品類不限。以舊換新有兩部分組成1.舊機回收款 (舊機回收款根據各地的地區差異而定 不是統一的)2.新機補貼款(依據實付金額的10%,有上限:彩電400、洗衣機250、冰箱300、空調350、電腦400。)1.+2.=實際返回的。另外單臺家電的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是不可同時兼得的。
家電以舊換新政策一出臺,不少消費者都開始準備去商場“換”新家電。殊不知,要采取一定的技巧才能獲得更多實惠。
認清中標企業很重要
無論是處置舊家電,還是購買新家電,消費者首先要了解企業是否為家電“以舊換新”中標企業。因為只有中標的回收企業才能開具“以舊換新”憑證,中標的銷售企業才能依據這一憑證,從政府領取10%補貼來沖減銷售價格。
不太舊的家電不要輕易出手
家電“以舊換新”這項優惠政策一大目標是為促進國內家電升級,主要針對那些超過使用年限、技術過時、能耗較高的舊家電。如果你所謂的“舊家電”并不是很舊或還在服務年限,拿去換購除造成浪費外,個人的經濟賬也不劃算。不如一起來算筆賬吧,根據家電以舊換新補貼標準,即使你購買新電器獲得最高補貼400元,折舊價拿到最高價300元,如此還不如拿到正規二手市場,或許可以賣個更高的好價錢。
砍好價再亮“以舊換新”牌
如果您想“以舊換新”,千萬不要以為以舊換新就不能講價,其實財政補貼的10%是最終售價的10%。銷售人員可能一開口就說可參與以舊換新,這時消費者也不能亂了陣腳,要先將價格“砍”到最低后,再出示“以舊換新”憑證,享受10%的補貼。
而家電下鄉又包括怎樣的內容呢?家電下鄉的品種包括彩電、冰箱(含冰柜)、洗衣機、手機、計算機、熱水器、微波爐、空調、電磁爐。這九類產品是在對農民消費需求調查的基礎上,綜合考慮以下方面因素確定的:
1、大部分低收入農民消費升級所需的大件消費品。
2、產品單價較高,通過補貼能夠有效調動中低收入農民購買積極性。
3、產品的技術、性能比較成熟,生產廠家比較集中,售后服務體系比較完善,不會產生補貼產品購買后的質量、服務等糾紛。
4、農民消費意愿較強,產品的銷售增長潛力大。
農民購買家電下鄉產品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
農民朋友需要特別關注以下幾方面問題:
(1)應事先了解家電下鄉政策,確認家電下鄉產品型號、最高限價和銷售網點名單(可查詢或致電400-887-3200。
(2)索要正規稅務發票。
(3)購買家電下鄉產品開箱時,要注意驗證及保存產品標識卡(粘貼在說明書封面上),確定標識卡正確完好后,方可從說明書上取下標識卡,并以此作為申領補貼的重要憑證。無標識卡的產品應拒絕接受。
(4)購買家電下鄉產品后,需將標識卡上的卡號、產品編碼的條形碼和購買人的個人信息告知網點銷售人員,進行銷售登記以備補貼。
(5)購買條件:必須是農業戶口,必須購買家電下鄉指定產品,不可跨省購買!
家電下鄉產品補貼數量限制與補貼標準
每戶每類家電下鄉產品補貼數量不得超過2臺(件)。按照產品最終銷售價格的13%給予補貼。
農民購買家電下鄉產品后如何領取補貼?
銷售網點應在農民購買下鄉產品后三日內將銷售信息錄入家電下鄉信息管理系統。在規定時間內,農民到戶口所在地鄉鎮財政部門申報補貼。鄉級財政部門初核后,報縣財政部門,縣財政部門審核確認后,將補貼資金通過銀行直接撥付到農民儲蓄賬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