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00-12800感光度逐級拍攝
對于一臺定位中端的單反相機來說,大家最看重的無疑是佳能60D的畫質,下面我們就進入客觀測試環節,首先是感光度測試!在測試開始前,筆者先對佳能60D的感光元件做必要的分析。
佳能60D的有效像素約1800萬,可拍攝分辨率為5184×3456像素的巨大尺寸圖片。由于CMOS尺寸不變、有效像素飆升,使得這個傳感器中單個像素的已經縮至約4.3×4.3微米。大家都知道,傳感器像素越小、像素密度越大,對于相機噪點的抑制就越難。因此為了避免畫質下降,在60D的CMOS上,佳能采用了兩種方法來改善像素密度激增帶來的負面效應。
首先,EOS 60D的圖像感應器采用了無間隙微透鏡,相鄰微透鏡間實現了無間隙狀態,大幅提升了聚光率。而且,微透鏡到光電二極管的距離也得到了縮短。聚光率的提升使信噪比也得以提升,理論上提高了噪點抑制能力。
與此同時,在60D的CMOS圖像感應器半導體制造工程中,佳能采用了全新加工工藝,提高了光電二極管的開口率,并且改良了像素內晶體管,提升了信噪比。有效抑制了噪點的產生,進而實現了最高ISO 12800的ISO感光度。
如果按照嚴格的標準要求,那么佳能60D在ISO400以內所提供的圖片質量是優秀的。當感光度提升至ISO 800時,雖然在照片純凈度上不錯,但是仔細觀察已經能發現60D照片暗部存在顆粒,這種現象一直能夠持續到ISO1600。當感光度飆升到了ISO 3200,我們發現佳能60D的畫質開始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不過即便到了ISO6400,整個圖像都沒有出現紅綠雜色,也就是說在縮小圖片尺寸后都“可用”。至于擴展所得的ISO12800,首先日常很難用到,其次就畫質而言也不能達到令人滿意的標準。
由于沒有進行同場景對比,所以筆者不好下定論,但是依照筆者對50D的印象,我們大致可以判斷:佳能60D在ISO800以內和50D有著相似的控噪水平,而在感光度超過ISO1600以后,佳能60D即使像素密度較高,在成像上也能略微勝過5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