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ICT中國·2010高層論壇”進入第二天,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高層代表以及愛立信、中心通訊、上海貝爾等廠商代表在本次論壇上就物聯網、云計算、三網融合等趨勢熱點話題進行了重點且深入的研討。三大運營商演講嘉賓表示,物聯網、云計算業務應用將成為運營商未來發展的明確方向。
中國電信上海研究院院長李安民:聚焦物聯網垂直需求
通過近幾年探索,中國電信認為目前物聯網市場具有碎片化的特征,物聯網在談技術之前一定要審視市場。溫總理到無錫視察后,物聯網已被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但同時它又是碎片化的大市場,還不成熟。原因有三點:一是缺乏行業主導;二是缺乏領導品牌;三是缺乏標準體系。
即使如此,目前物聯網應用仍層出不窮,需求也較多,這就提示我們要聚焦物聯網需求。而聚焦需求則應從滿足、挖掘和引領三方面入手。對于現有需求,要用性價比較好的產品竭力滿足。但是不能僅看到眼前需求,要進一步挖掘潛在需求。
目前,物聯網應用主要在行業應用領域,而物聯網行業需求可以從兩個維度進行聚焦,一個是水平市場,如石油、電力、環保等行業市場;另外一個維度是垂直市場,不同的垂直行業呈現出共同的特點,比如監控業務、數據采集業務、定位、支付等。此外,中國電信認為機器到機器應用可能是目前物聯網最好的切入點,而對于未來,中國電信認為物聯網的應用主要在行業應用方面。
對于標準化,中國電信認為物聯網的標準化跟任何一次的技術標準化不同,物聯網接觸的用戶需求和商業模式是極其廣泛的。中國電信認為要根據不同的領域和發展階段,采取不同的標準方法。在初級階段,在應用模式不是很確定的時候,標準要適當放寬一些,然后再逐漸收斂,而對于已經成熟規模推廣的應用則要強約束。所以強和弱是一對矛盾,要根據不同的領域和發展階段區別對待,處理好這個平衡極為重要。
中國移動通信研究院院長黃曉慶:“云”發展需要政府推動
通信技術和IT技術在未來發展中的重要交匯點是云計算。云計算平臺、算法以及基礎設施建設離不開運算技術的發展,但是云計算如果要普及到社會、企業以及各行各業,也離不開寬大、高速的網絡發展。網絡基礎設施、終端基礎設施和云計算基礎設施將是未來三大基礎設施。
對于傳統運營商,建設云計算硬件基礎設施并不難,需要的僅是廉價的服務器。但是要建成高效節能的云計算平臺,可能就需要運營商自行設計數據中心。相比硬件,軟件更為關鍵,目前世界有很多開元項目,比如Linux,但還沒有商業、成熟的云計算系統結構。從未來發展角度來看,由于云計算運算系統不同于傳統的交換機、路由器,就需要運營商對相關人才進行全面培養,對信息專家進行培養,這是傳統運營商也是中國移動目前在云計算方面面臨的重要挑戰。
中國移動已經把云計算和云計算未來的發展作為未來的藍海領域,也在云計算領域進行了相關研究和規劃,并且中國移動企業自身的管理、運營也需要一片“云”。
對于世界各國,云計算都是發展的重點,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政府對發展的重視。事實上,IT工業和通信工業是耗能較大的行業。據統計,一個擁有10萬臺服務器的谷歌服務中心的耗電量堪比一座中型城市。所以對于整個國家的能耗控制而言,云計算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以美國政府為例,其率先將網站放在云計算平臺上就是一種很好的鼓勵行為。日本、歐洲一些國家政府也都在致力于推動云計算行業,所以政府對云計算的推動是非常重要的。中國移動認為在TD-LTE下一代移動通信技術帶領下,移動通信和云計算,將成為中國移動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也將推動中國ICT產業迅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