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世代項目遲遲未能上馬的理由已經明了。除“非戰之罪”的宏觀環境外,上廣電集團原有平板產業發展模式已遭遇了瓶頸:沒有核心技術,已經很難在產業競爭中占據主動;當外界環境變化時,遭遇沖擊無可避免。
上廣電集團的整合由此而發。在上海市政府授權下,負責托管的上海儀電已經為上廣電量身定做了拯救方案,也即6月8日廣電電子與廣電信息的公告內容。
這一方案7月6日已獲股東大會批準。上廣電出售上述兩家上市子公司及旗下部分相關業務,并獲得兩家子公司所持的5代線全部股份,從此成了這個虧損包袱的直接主人。
這一重組化解了上市公司及上廣電旗下贏利企業的困局,保護了“活水源”。但由于上廣電集團與5代線項目仍欠銀行及相關企業較多債務,截至目前,拯救焦點已轉移到5代線項目的未來生存。
不過,看上去,這個虧損包袱沒那么焦急。7月21日中午,CBN記者在工廠現場觀察到,烈日下的它,在背后大片草地映襯下,簡直有些生機勃勃:東、北兩個大門前車水馬龍;廠內停車位滿載,幾輛淺綠的員工班車整潔地停在那里,而兩個大門邊的門衛們也是精神抖擻。
內傷或許在心里。在公眾眼中,它畢竟被視為上廣電集團平板產業“滑鐵盧”的罪魁禍首。而它,至今似乎還沒為自己辯解過。
一家平板顯示產業調研機構資深分析師對CBN記者透露,幾個月來,盡管上廣電NEC一直備受輿論壓力,但它的生產并沒有受到真正影響。“不過,它的產能只有20K(即2萬片)左右,京東方要80K到90K呢。”他說。
大概上廣電集團還有些底氣。在它旗下,仍有部分資產有望讓其走出困境。CBN記者獲悉,該集團位于“淀浦河以南、朱梅路以北、老滬閔路以西、虹梅南路以東”的三座工廠,包括老牌CRT彩管巨頭上海永新以及旭電子玻璃,已確定拆遷,該地塊37萬多平方米將用來建設“經濟適用房”,項目投資約43億元。上廣電集團或許能從這塊地中獲取不少的收益。
未來暫無解
但是,上廣電高世代面板生產項目,暫時恐怕難以啟動。它的債務問題還沒有最終解決。此前,公開報道稱,這一數字至少幾十億元。
前不久,在接受CBN獨家專訪時,上海儀電董事長蔣耀也坦言,債務數字蠻高的。而從目前上廣電資產整合動作看,這一壓力還沒有得到真正的緩解。
它正在嘗試引進新的戰略合作伙伴,包括海內外平板顯示巨頭。此前,彩虹集團、京東方、冠捷等公司曾與上廣電集團接觸過。而昨天,消息人士透露,武漢市東湖開發區近來也在打聽上廣電集團的消息。
截至目前,戰略合作以及引資問題仍無確切消息。但蔣耀此前透露,本著建設金融中心、誠信體系的目標,上海正與多家銀行協商,爭取早日促成債務問題解決。他相信戰略合作問題,“不會拖得很久”。
由于高世代項目的技術中國仍未掌握,這意味著,上海市恐怕仍將依靠海外資源,而從上廣電集團目前的困局來看,即使它想參與,也要按照上述要求重新規劃高世代項目。
上述消息人士透露,在中國市場留下“忽悠”印象的夏普,并沒有放棄與上海的持續溝通,未來,在高世代面板生產項目上,不排除繼續參與其中。他還透露,臺資企業友達光電、奇美等公司近來也在咨詢。
但是,旗下兩大上市企業出售后,上廣電集團二級市場資本通道被抽離,只剩下政府控制下的國資背景的股東,除非能夠盡快落實技術及團隊資源,否則即使未來能獲得銀團方面的授信,高世代項目也很難立刻成行。
上海尤其是閔行莘莊工業區的平板配套資源已經十分完整,但愿,在雜草叢生的園區,誕生新的力量,以再次激活整個上海的平板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