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發展面板產業,提高平板電視、手機以及計算機面板的自供率,目前已經成為擺在我國消費電子工業主管部門面前的主要問題之一,同時,也成為相關企業亟待突破的發展瓶頸問題。
數據顯示,我國平板電視產業與日韓相比,在規模及全球市場份額上均存在顯著的差距。尤其是在面板方面,尚未掌握上游主要部件足夠的議價權。業內分析人士指出,我國亟待建立一條從整機部署到元器件提供,完全自給的完整產業鏈格局。大力發展面板產業,提高平板電視、手機以及計算機面板的自供率,目前已經成為擺在我國消費電子工業主管部門面前的主要問題之一,同時,也成為相關企業亟待突破的發展瓶頸問題。
市場:尚未掌握上游部件議價權
美國權威調查機構Display Search日前公布的今年1季度全球電視市場調查報告顯示,三星電子、LG電子兩家韓國平板電視巨頭占據了約33.4%的市場份額(三星電子17.2%,LG電子16.2%),遠遠超過索尼、夏普、Panasonic、東芝等日系企業23.3%的全球市場份額,較TCL等中國3大主要平板電視制造商份額總和約高出21個百分點左右。
去年1季度的情況則是韓系企業的市場份額約29%,日系企業約20.3%,中國企業約13.1%,三者之間的份額差距進一步拉大。DisPlay Search分析稱,三星、LG在與發動超低價格攻勢的中國企業以及憑借技術實力固守高端戰略的日本企業競爭中,顯然處于優勢地位。
該機構7月22日所發布的6月份全球大面積TFT液晶面板出貨量報告則顯示,當月全球出貨量達到4670萬塊,環比增長達8%,同比增長則高達24%,創下單月最高出貨量紀錄。其中LG電子以24.5%的市場份額領袖群雄,三星電子則以24.1%的市場份額屈居第二位;第三名則由我國臺灣地區的友達光電以16.6%的占比奪得。DisplaySearch研究發現,液晶電視面板同比增長率創下57%的歷史最高水平,其次則是筆記本電腦面板的19%,顯示器面板的12%。同樣值得注意的是,筆記本電腦和液晶電視面板的月度出貨量均創下歷史新紀錄,分別達到1410萬塊、1310萬塊;液晶顯示器面板的出貨量則達到1800萬塊,創下2008年5月以來的歷史最高水平。
出貨面積方面,6月份大面積TFT液晶顯示器出貨面積達到710萬平方米,環比增長7%,同比增幅達到32%之高。其中主要是電視面板出貨量增長,推動整體出貨面積大幅上升。面積出貨量份額方面,三星電子以27.2%的市場份額高居首位,其次是出貨量第一的LG電子以24.9%的份額位居出貨面積第二;我國臺灣地區的奇美電子、友達光電則分別以16.5%、15.6%的市場份額位居三四位。
在此背景下,7月初該機構即預測將不排除各大面板制造廠7月份大幅度漲價的可能,并預計26—47英寸面板價格約上漲5%—10%左右,32英寸以上則可能上漲16%左右。Display Search預測7月份42英寸電視面板價格水平將從6月份的342—355美元,上升到352—362美元;但是,各大面板制造商計劃提價5%左右,提漲到360—370美元。同時,37英寸、42英寸液晶面板也有提價5%—8%的可能。尤其是32英寸面板,各大公司則計劃在6月份180—190美元(部分達到200美元)的報價水平上,目標價格上調16%左右,達到210—220美元之高。Display Search稱,面板價格如此大幅度的驟漲,近年來尚屬罕見。
業內分析人士表示,上述數據顯示,我國平板電視產業與日韓相比無論是在規模上,還是在參與全球平板電視市場競爭方面,均存在顯著的差距。尤其是在面板方面,尚未掌握上游主要部件足夠的議價權。
“盡管家電下鄉帶動了我國彩電業的整體上揚,但是,目前我們在平板電視面板領域還缺乏足夠的議價空間。”該人士不無遺憾的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