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整體市場經濟與遭遇金融危機席卷的日本市場相比,要平穩得多,日企今年紛紛曝出的預虧便可見一斑,但在如何應對危機方面,中國企業比起這些預虧的日企還存在很多差距,以日本為代表的外企應對風險比國內企業更有思路、有方法、有手段。
日企紛紛預虧卻應對有術 中企機遇不錯卻抱手坐等
在中國的這個農歷春節過后,許多家電業內人士內心會再度增加一分不安。自索尼結束長達14年的盈利局面后,松下、東芝、日本、NEC等消費電子巨頭再度曝出預期虧損的新聞。當然,伴隨著業績虧損的還有裁員、關停部分工廠等配套性措施。顯然,虧損與業績下滑或將成2009年家電市場競爭的最大熱門。與此同時,中國家電企業卻在積極備戰“家電下鄉”蛋糕,試圖通過抓住這一機遇深耕國內三四級市場從而獲得抵御這輪風險的“新衣”。
《中國企業報•消費電子周刊》關注的并非虧損與需求下滑,記者在對中外家電企業應對風險的舉措與表現中看到,與日本為代表的外資企業應對風險有思路、有方法、有手段相比,國內不少家電企業由于缺乏相應的市場經驗和思想準備,只能坐等市場轉暖后再謀劃新一輪的市場布局。顯然,這種差距在短期內難以快速修補。
我們聽到過許多企業要在“危機之中找機會”的言論,也看到許多企業充滿信心組織市場促銷推廣的行動。我們希望通過組織這一期報道與策劃,為大家提供一份理性的思考空間與平臺,提前有效布局而避免錯失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