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大陸廠商盤活產業鏈
“雖然日韓廠商緊縮對臺面板的采購,但這是一個逐年減少的過程,短期不會對臺灣面板業產生致命性的打擊!笔⒄鼙硎,“臺灣面板廠商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是減緩面板擴產的步伐;二是與大陸整機廠商在面板領域展開合作。”
不過第一條路似乎并不可行,就在前兩天,友達光電的首席運營官LJChen對媒體表示:“友達將在2011年—2012年上馬第10代和第11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從而使得50英寸-60英寸甚至以上尺寸的切割更經濟!倍诖酥,友達第8.5代面板生產線在2009年第三季度或第四季度將實現量產。他對友達頻繁擴產原因的解釋很簡單,友達預計液晶面板市場總體的供給情況還是非常緊張的。奇美也放出豪言聲稱,2009年奇美液晶面板的產能要超越所有對手。
“液晶面板的供求關系很快將從供不應求又回歸到供過于求的狀況中,因為買方市場提前到來,這對擁有世界六成面板產能的臺灣廠商來說壓力不小!盙fK中國行業研究與定制服務事業部總監葉平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不過,臺灣廠商又不得不貼近電視大屏化發展的趨勢,所以繼續投資建立新的生產線也是有必要的。
那么,要釋放第5代、第6代和第7代生產線過剩的產能,臺灣面板廠商能做的要么就是像奇美一樣做自有品牌整機或像華映那樣控股終端整機,要么就是和大陸整機廠商尋求更深層次的戰略合作。
“奇美推自有品牌電視、華映控股廈華,這種方式對消化產能有一定幫助,但相對日韓廠商緊縮后產生的‘缺口’來說,簡直就是杯水車薪!笔⒄芨嬖V記者。所以臺灣廠商應該利用目前兩岸合作政策開放的大好條件,和大陸整機企業尋求液晶面板方面的合作。
事實上,在液晶模組方面已經有大陸和臺灣企業良好合作的基礎。記者了解到,包括友達、奇美、華映、彩晶、群創等在內的臺灣面板廠商早在2002年就開始在大陸布局模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