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經濟環境下,差異化競爭和細分市場切割成為了任何一個行業的“新軍”唯一的生存之道。投影機產業也不會例外。新興企業在東芝、索尼、愛普生、明基、奧圖碼等眾多實力品牌之間尋找生存空隙并不容易。在這樣的背景下,“投影電視”的概念應運而生,成為了紐曼等國內三線投影機廠商運作市場的焦點。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召開被認為是投影機產業大力拓展家用市場千載難逢的良機。與奧運會開幕前夕,國內MP3、MP4個人便攜影音娛樂設備廠商紐曼正式推出了其“超低價格”的投影電視產品。并以低價格、大屏幕和投影電視為主要概念展開全國范圍的營銷活動。在紐曼的帶動下國內更多的三線投影機廠商也推出類似產品,以其希望在奧運投影盛宴中憑借獨特的“投影電視”概念分上一杯羹。
具有“電視”概念的紐曼投影產品,乍看來確實與以往傳統的家用投影機概念截然不同,屬于“另類”的市場玩法。該類產品最新異的地方除了千元的價格外就屬“投影看電視”這項功能了。
國內家用投影市場的主要機型用三種。第一類是消費者最熟悉的“家庭影院投影機”。這類產品以專業的電影顯示性能作為最主要賣點,其售價多數在萬元以上,甚至是幾十萬元。第二類家用投影機則被稱為“娛樂投影”。娛樂投影機出身自商務數據投影,兼具較好的視頻演示性能,能夠滿足一般的家庭影音、KTV娛樂要求。娛樂投影機通常具有較家庭影院投影機更高的亮度,但是視頻顯示性能要相差很多,其價格區間主要在三四千元。除此之外的第三種家用投影機又可以叫做個人消費類投影機,主要包括三星的SP-P400、東芝TDP-F10等產品。這類投影機定位于個人便攜娛樂,兼具商務演示能力,具有體積小巧的特點。
三類家用投影機的定位具有鮮明的特點,充分體現了差異競爭的市場規律。但是,無論是哪一類家用投影機卻都具有共同的一個特色,那就是在娛樂概念上主要強調“電影”播放應用。這與“電視投影”格外強調電視應用的概念截然不同。
為什么諸多投影大廠都沒有“實力”推出面向電視應用的投影機呢?其實,這并不是說紐曼等廠家具有超越了三星、索尼、東芝等投影巨頭的研發實力,而是由于投影機正規軍、大廠商深深的知道“正投影”不適合看電視:作為名牌大廠,他們不可能推出“坑害消費者”的產品。
電視娛樂和電影娛樂擁有本質的區別。投影機看電視至少會遇到兩個幾乎不能克服的困難。首先,消費者觀看電視通常是在明亮的室內。白天陽光普照自然不用說了,哪怕是晚上,觀看電視多數也會選擇開著燈進行。而采用反射光路的正投影機產品的成像效果則對環境亮度非常敏感:專業的家庭影院投影機要求在暗室或者接近暗室的條件下應用;娛樂投影機和個人消費類投影機也要求使用環境的光線必須較弱,才能達到比較好的效果。
為什么投影機會有這樣的應用環境需求呢?因為投影采用的是屏幕反射光線的方式顯示圖像。既然屏幕能夠反射投影機的光線,也就能夠反射環境光的光線。如果屏幕反射了較多的環境光線,那么投影畫面上本應該存在的黑色就徹底消失了,其他顏色也會看起來白茫茫的。在通常生活環境光線下,例如白天或者是晚上開燈狀態,投影機不能實現良好的顯示效果是大廠投影機廠家一直沒有推出“電視投影”概念的最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投影機不適合看電視的結論還得到了投影機燈泡壽命過短這個事實的有力支持。電視機的應用一般都是常年的,每天兩個小時算是很少的,個別家庭電視機一天的使用時間達到七八個小時也很正常。這對于燈泡壽命僅有3000到6000小時的投影機來講是很難接受的:投影機看電視基本燈泡壽命很難達到兩年的實際應用時間。而讓消費者接受“經常性”的采購以千元計算的投影機燈泡這件事,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投影機自身的技術特點決定了投影機大廠不會建議消費者用投影機來看電視節目:那樣不僅不能發揮投影機更加出色的顯示效果,甚至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投影機的效果還不如電視畫面,而且投影機看電視的成本很高,對于大多數消費者是難以接受的。但是,這些方面的“意見”未必能夠說服所有的廠商將“電視投影”擋在市場之外。紐曼等廠家推出的電視投影概念,就是對投影機不適合看電視規則的強有力挑戰。
紐曼等品牌的投影機產品首先號稱能夠很好的解決投影機燈泡壽命過短的問題。因為他們的燈泡不僅具有6000小時甚至8000小時的壽命,更是具有僅僅200元的超低售價。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有關專家指出,那些號稱8000小時的燈泡可能真的在8000小時能夠點亮,但是其亮度水平肯定已經大幅縮水。專家指出這種燈泡能夠維持基本應用的亮度需要的實用期很難超過1000小時。
投影機燈泡壽命的標稱值一般不是可以點亮的整個壽命值。普通的汞燈燈泡的壽命值是亮度衰減一半的值。最先進的LED燈泡的亮度標值多數是亮度衰減到原有亮度80%的時間。但是市場上的電視投影大多數并沒有指明其燈泡壽命的真正含義,難免存在著采用“模糊科學概念的含義”的方法混淆視聽、蒙騙消費者的現象。
關于電視投影是否具有實用價值的另一個質疑來自與對其采用的單片式LCD顯示技術的懷疑。據業內人士透露,這種投影機其實就是國內市場上流行的“DIY”投影機的技術,整機成本不過千元左右。單片式LCD投影技術已經退出主流市場很多年。該類型產品具有色彩性能底下、開口率低、畫面漏光嚴重、壽命短、分辨率過低等問題。在電視投影概念誕生之前這類產品主要被用在鄉鎮KTV等低等級的娛樂場所。據悉,這種技術的產品在暗室條件下(如KTV的室內環境)效果已經很差,在通常人們看電視的明亮環境下則根本無法保障基本的顯示性能。
電視投影機這個另類的概念,雖然自出生之日就受到部分三線投影機廠家的吹捧,但是并沒有任何一線廠商做出過支持該類產品的表示。激進的業內人士更是認為這種產品是一種“坑害消費者”的產品,以之不齒。
對于電視投影這個新興事物,筆者的觀點是不宜一棒子打死。雖然目前類似產品問題多多,但是難保日后經過改進不會“雞窩里飛出金鳳凰”(日后亮度大幅提高后的LED光源投影機也許才是投影看電視的真正方向,這也正是國際大廠在追求的目標)。但是在產品技術和質量真正過關之前,企業不應盲目追求新概念。不成熟的產品和不成熟的應用只會坑害了一批消費者、坑害了一個也許有些前途的產業市場:首先認認真真做好產品,做出有實在價值的、對得起消費者的產品才是概念創新、差異化競爭和市場切割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