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免费一区_性中国熟妇videofreesexwww_国产区二区三区_8050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_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_国产免费无遮挡吸奶头视频

搜索新聞

企業正常化:TCL三年脫困啟示錄

對話李東生:“追趕者”的全球化反思
來源:中歐商業評論 更新日期:2008-12-17 作者:佚名
內容導航:  分頁瀏覽 | 全文瀏覽

對話李東生:“追趕者”的全球化反思

 “原來在TCL管理團隊中,企業家精神是比較多的,缺點是部門之間、企業之間橫向協作不夠,在管理中依靠系統功能的意識和習慣不夠,企業的成敗系于個人的成分很大。如果要成為真正的國際化企業,需要更強調組織的能力、系統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要讓組織能力、系統能力扎下根來,這是我們這次變革主要解決的問題。”

    文·楊國安

  TCL集團(2.80,0.00,0.00%,吧)董事長李東生自2002年在集團內提出“龍虎計劃”起,希望在彩電(多媒體)和手機(移動通訊)兩個領域上TCL可以率先建立起一個具備全球競爭力的企業。以此為出發點,TCL在2004年正式并購法國湯姆遜的全球彩電業務, 一度引起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新一波浪潮。 但此后TCL集團借助兼并實現全球化的戰略卻并沒有達到當初預期的效果, 反而導致集團在財務和經營上承受極大壓力。2008年, TCL終于開始走出困境。在此次訪談中, 李東生董事長回顧了過去幾年TCL在全球化一系列重大轉折時期的決策歷程, 其中也分享了他個人的一些業務反思與經驗總結。

  《中歐商業評論》:請問您當初是如何做出并購湯姆遜的決定的? 您本來的期望是什么?

  李東生: 并購湯姆遜的決定首先帶著一定的機遇性。當時湯姆遜想出售他們的彩電業務,已經找過其他幾個公司洽談,其中包括日本、韓國和中國的一些企業。談了一年左右,沒有結果。后來我們通過摩根士丹利知道了對方有這個意愿。

  對這樁交易的興趣主要是基于兩個考慮:一個是從市場、渠道來看。當時TCL 是以中國市場為主,并已經開始在新興市場建立我們的銷售渠道和一些工廠。但我們在歐洲和美國基本上沒什么業務。除了在美國有一些 ODM(原始設計廠商) 的業務,我們一直想以適當的方式進入歐洲、北美,畢竟這是全球最大的兩個市場。而相比之下,湯姆遜的市場恰好主要集中在這兩大區域—在北美它有RCA的品牌,在歐洲有湯姆遜的品牌,在當地都是比較有影響力的品牌,而且市場份額也不低。

  二是財務角度。一開始我們考慮拿現金去買他們的業務是比較困難的, 所以我建議整個交易建立在不要我們出現金的基礎之上;另外一點,我知道他們的業務是虧損的,我們的業務是盈利的,所以我們要求把負債拿掉,業務的報價要按照盈利模型來計算,而不是按照賬面的凈資產。最后,我們采取股票交換的方式, 參照的是經濟效益的估值模式。當時如果要算凈資產的話,湯姆遜比我們要多5000多萬歐元;但是按照經濟效益估值的話,整個交易我們的賬面資產得益有2億美元左右。

  CBR:當時決定主要是您一個人作嗎?

  李東生:這是我們的團隊共同作出的決策,但是不可否認,我的判斷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之所以傾向于并購,有幾個理由:第一是我們能夠形成一個全球的市場、業務架構與渠道。我們期待并購帶來規模效益提高;第二,并購能夠給我們帶來技術能力。從未來發展的趨勢看,那時液晶電視和PDP(等離子)已經開始發展起來,但是量還不是太大,特別是當時PDP被認為會在大屏幕領域取代傳統的背投,而湯姆遜當時正在開發一個DLP(數字光處理技術) 的技術,做的是微顯背投,它把背投做得很薄,像一個平板電視一樣,但成本要比PDP 便宜,而且效果也更好。所以當時我們認為,這有可能在未來創造一個技術上領先的產品;第三點,全球產業結構。歐洲、美國市場都有關稅的貿易壁壘,我們要進入,一定要在當地有生產基地。當時我們的生產基地主要集中在中國和新興國家,譬如越南、印度、菲律賓、印尼,如果并購,我們可以拿到他們在波蘭的工廠、墨西哥的工廠,這樣在全球生產能力方面就有一個提升。

  當然,我們也看到了風險,其中最大的風險是管理能力,對此當時我們比較沒有把握。因為湯姆遜是世界500強企業,總體來說我們的管理能力是不足的;第二個挑戰是,湯姆遜的業務是虧損的,虧損額度比較大,主要是北美的虧損。有沒有辦法讓這個業務扭虧為盈?

  當時我認為,如果能做成這個項目,創造一個平臺,有可能吸引國際化的管理人才過來,把這個團隊建立起來;第二個考慮是,湯姆遜的管理團隊能夠幫助我們一起來改善業務;另外,我們計算過湯姆遜的系統,結論是產品成本過高,如果按照TCL的系統加以改造,能夠節省下來的成本還是很可觀的,理論上能夠做到扭虧為盈。

  基于這樣的判斷,最后我們在得和失的取舍當中,決定簽MOU(諒解備忘錄)。

  CBR:從2003年簽署協議至今,將近五年。這五年因為兼并給TCL帶來不小的挑戰和沖擊。回過頭來看,這五年中TCL在國際化的進展跟當初的預期有何落差? 什么是符合您預期的?什么是超出您預期的?

  李東生:從項目本身的收獲來講,市場渠道、產品技術、產業結構,這三個方面都是有收獲的。但是這三個方面的收獲沒有原來期待的那么高。現在TCL 進入到歐洲、北美市場,扮演了一個重要的競爭者的角色,但是這塊業務并沒有在我們期待的時間內給集團帶來所期待的收益,而且市場份額總體來講是在下降。目前,歐洲市場大概是當時期望銷售額的25%左右, 北美市場也比預期的少了30%左右。

  其次,并購使得產品技術方面得到了提高。TCL 作為一個中國企業,過去在產品設計、技術創新等方面處于比較低的水平。合并湯姆遜之后,這幾年得到了若干權威的產品設計獎項,譬如去年初在美國得到了艾美電視設計大獎,此外,在歐洲也得到好幾個工業設計獎。在國際市場上作為一個重要競爭者的形象逐步樹立起來。

  當然技術方面也有一些沒有達到期望,主要是當時我們期待的DLP 技術,后來證明競爭力并不能夠像LCD(液晶電視)后期那樣快速發展。LCD 上升得很快,這迫使我們在主要的產品開發技術方面重新定位,要重新做LCD 產品。到2005年下半年,我們最終決定,還是把主要的技術資源收回到LCD 上來,但為時已晚。技術判斷的失誤造成我們在技術研發方面落后,原來希望從湯姆遜得到的那一部分技術能力并沒有發揮效果。

  第三,全球的供應鏈結構。這在理論上是做到了,但是我們兩大市場的銷售沒有獲得預期的增長,兩個工廠的效率不高,優勢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充分地發揮出來。至于后來意外的情況發生,跟當初的業務判斷失誤有關系。LCD 的快速成長,在管理、運作模式上與傳統電視機的運營存在很大的差異,我們開始對這一點沒有充分估計。并購后基本上續用了原來的團隊,操作模式雖然在過去的CRT 市場被證明行之有效,但在推進LCD 的時候就發現不行。這一影響簡直就是災難性的。主要體現在LCD 對整個供應鏈的速度、效率和銷售的方式,要求非常快,那段時間面板平均一個月的價格貶損在3%~4%。如果供應鏈的時間長了,原來規劃有盈利的項目,到投產、銷售時就變成不盈利;存貨風險激增,而且當時對銷售商、渠道的跌價風險,也需要我們承擔,導致損失加倍。

  問題首先在歐洲爆發出來。歐洲業務重組之后,我們開始嘗試用一個比較精簡的業務架構、訂單式生產,像賣IT產品那樣賣LCD產品。有客戶、有訂單我們才做。這與以前的做法—根據對市場的預測,制定生產計劃、生產產品,然后推到市場上去賣—有很大不同。現在我們主要供應有計劃的客戶,比如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和北歐的幾個國家,對一些我們支持不到的地方,就放棄,比如英國基本上沒有做,德國也很少。當然這樣會損失一部分中小客戶,但是客戶的面比較集中,主要收縮在歐洲核心的地區。

  CBR: 您認為造成這些差距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李東生:最核心、最重要的原因還是缺乏經驗和判斷能力。企業沒有經歷過這樣一個國際化過程,也沒有國外大規模兼并的經驗作為支撐決策的依據。第二,團隊能力沒有在短時間內快速提高,導致整個整合過程比較失敗。湯姆遜的那些高管在進來之后兩三年,陸陸續續都離開了。有些是自己離開的,有些是我們覺得做不出業績被更換的。與此同時,我們自己的隊伍卻沒有能夠很快地培養起來,不是不想做,而是很難做。現實證明,一個中國企業短時間培養一個有國際管理能力的團隊,不太容易。

  CBR:我們了解到TCL-湯姆遜的CEO在短短幾年內更換了好幾次 (從趙忠堯、胡秋生、您自己兼任, 到現在梁耀榮), 變動比較頻繁。您當時作出重要人事決定的時候,思考點是什么?

  李東生:調整還是因為人員準備不充分。一開始我們是想找一個有國際經驗的人來做CEO。但是從初步簽約到任命CEO,只有8個月時間。我們沒有能夠在外面找到一個合適的人。在內部找人,只能相對合適。趙忠堯做了一年,歐洲出現了嚴重的問題,我看當時沒有能夠解決問題的辦法,就希望用一個有更好產業經驗的人,就用了胡秋生,他做了半年多,因為身體有問題,加上壓力大,也沒有能夠找出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法,執意要離開。此后我當代理CEO 18個月,這當中很多工作是靠團隊來分工、承擔的, 這一階段一直到2007年梁耀榮上任為止。

  實際上最困難的時間是2006年。2006年最重要的改善是資金,那么大的虧損,如何讓業務維持健康?我們在資金流改善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2006年是巨額虧損,但是當年的經營現金流卻保持正數。當然賣資產的收入是一部分,但最重要的還是運作效率的提升。那年經營現金流差不多是正的20個億元,算上十幾億元的虧損,我們還有兩三億元的剩余。應該說,我們公司的財務還保持了穩健, 因為在提高運作效率方面有很大進步,使得在大的沖擊面前能夠守得住。

  CBR:通過幾年大規模調整,您覺得高管團隊在企業文化、組織管理方面有什么改變, 未來能進一步面對全球化的格局嗎?

  李東生:最大的變化在于大家都有了更好的職業素質。原來在TCL 管理團隊中,企業家精神是比較多的,好處是主動承擔責任,把企業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來做,大家很投入、很敬業,把自己那一部分守好;缺點是部門之間、企業之間橫向協作不夠,在管理中依靠系統功能的意識和習慣不夠,企業的成敗系于個人的成分很大。

  如果要成為真正的國際化企業,需要更強調組織的能力、系統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要讓組織能力、系統能力扎下根來,這是我們這次變革主要解決的問題。在這一過程中,企業家精神還是需要保留下來,因為東方企業和西方企業還是不一樣,如果沒有企業家精神,企業基本的維系會有問題。

  2006年之后,我們重新詮釋了企業的愿景、目標、文化和精神,在管理體系當中做了一些調整,包括對品牌內涵的調整。2007年TCL劃分了四個產業集團、兩大業務群,出售了一些業務,在企業的組織上作了一些變動。未來TCL 要成為受人尊敬的、最具創新能力的全球領先企業。現在離這個目標還有很大距離。我們是一個追趕者,從追趕者到全球領先,一定要有創新能力。TCL 從企業文化基因來講,一直是非常有創新精神的一個企業。不單在產品、技術創新,在經營模式、企業體制改革方面,我們一直都大膽創新。我們希望把這種創新的精神在企業里面進一步發揚光大,通過鼓勵創新,來達到超越競爭對手的目標。

 標簽:
推薦液晶電視品牌
廣告聯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機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時代網 版權所有 關于投影時代 | 聯系我們 | 歡迎來稿 | 網站地圖
返回首頁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建議反饋
快速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點一下
發表評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99热这里有精品6 | 城中村快餐嫖老妇对白 | 日本少妇人妻XXXXX18免费 | 乱码午夜-极国产极内射 | 老太婆一级黄色片 | 欧美一二三区在线 | 免费在线视频欧美 | ts人妖另类精品视频系列 | 在公车上拨开内裤进入毛片 |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宅男软件功能 | 波多野结衣成人在线 | 亚洲一级片免费观看 |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臀 | 日本一级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久 | 国产丝袜av一区二区三区性色 | 免费A级毛片无码无遮挡 | 国产1级视频 | 国产精品高潮呻吟久久 | 99久久国产这里只有精品 |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7 | 亚洲黄色小视频 | 国产精品第55页 | 在线免费看黄色av | 欧美日韩超碰 | 大学生一级一a免费 | 翁公粗大挺进王丽霞高潮嗨文 | 国产婷婷激情综合三区 | 91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综合在 | 怡红院成永久免费人视频视色 | 毛片免费播放 | 最新法国啄木乌AV片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视频 | 91在线入? | 欧美一级特黄aaaaaaa什 | 99视频网址 | 欧美激情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欧洲毛片 | 精品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国产性片 | 少妇无力反抗慢慢张开双腿 | 亚洲欧洲无码av不卡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