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理由》中的第九條提及“夏普液晶不是在哪都買這么貴的,曾經有媒體報道過,夏普LCD-46GX3液晶電視價格比美國高出一倍。是的,夏普液晶電視在北美的銷量連續保持在第一的水平,務實的美國人買的夏普電視當然不會是我們這里這么貴啦!就算是有關稅啊什么的,但是這么大的價格差實在說不過去。”
我在網上找到了那篇名為《憤怒!中國平板電視售價竟是美國的2倍》(以下簡稱《憤怒》)文章,并仔細閱讀。該文中還提到東芝、飛利浦、日立、松下等品牌…而這篇文章的主旨也是想說明進口品牌液晶電視的國內外差價巨大不是個別現象,而是普遍現象,我相信還有許多其他進口品牌也有這種現象,只是在該文章并未一一羅列。所以,引用這篇文章里的內容,不應該斷章取義地用于“不買夏普電視的十大理由”,而是去寫一篇“不買進口品牌的十大理由”。
《憤怒》中是這樣提及夏普的“我們先關注下夏普在國內推出的主流機型46GX3,這款采用日本原裝ASV型1080p液晶面板的電視,自推出后憑借出色的外觀,良好的畫質得到了很多國內用戶的首肯,目前它的售價在2萬6千元附近,屬于售價較高的高端機型。我們在全球最大電子商務網站amazon上找到了和它規格類似的美國型號:LC46D64U,它和GX3最主要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外觀上,而其諸如響應時間、視角、對比度等指標基本相同。這款機器亞馬遜的售價是1795美元,折合人民幣才13500元,只有國內售價的一半,簡直讓人無話可說。”
在《憤怒》中,夏普電視的差價是眾多品牌中最離譜的。但大家可能并不知道,夏普GX3的最大賣點是什么。就是文中所提及的主要區別——外觀。GX3賣得就是設計,它機身最薄的地方只有8cm,是專門針對壁掛需求的。還有最新的窄邊框設計,使其體積比以往同類產品減少了近40%。假設有一款超薄的手機比同樣規格的非超薄型手機貴1倍,我們會認為這是反常現象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