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知名電視品牌的東芝在今年的產品更新換代中為消費者帶來了全新的A3000C系列,依然保持著東芝在電視畫面表現上一貫的高水準,meta brain+數字新頭腦芯片加入了不少針對平板電視的圖像優化技術,在擁有極佳的做工和產品品質的同時,萬元左右的42A3000C當屬合資電視品牌中性價比十分出色的一款。
![]() |
東芝原本將希望寄托在畫質超群的SED之上,但自從受到擁有SED專利的美國Nano-Proprietary公司訴訟案的干擾,這一萬眾矚目的新產品的上市日期變得十分渺茫,也促使東芝將更多的精力轉移到液晶電視新品的研發以及對OLED面板的投入,A3000系列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誕生的。作為一線品牌,東芝雖然沒有自己生產電視用液晶面板,但這也給了工程師更廣泛的選擇,在綜合考慮配置與價格的前提下打造出極具競爭力的產品,這款42英寸的42A3000C便采用來自友達光電的AMVA技術面板,融合東芝工程師的多年造詣將它的潛力發揮到極致。
東芝42A3000C主要參數:
東芝42A3000 主要規格 | |
可視面積 | 42英寸 16:9 |
屏幕分辨率 | 1366 × 768 |
最大亮度 | 500cd/m2 |
最大對比度 | 1500:1 |
可視角度 | 178度 |
響應時間 | 6.8ms (GTG) |
音響系統 | 功率10W×2 |
輸入接口 | 有線電視RF×1、S-Video×1、Ypbpr×2、 AV×2、HDMI×2、3.5mm音頻輸入 |
輸出接口 | AV×2 |
支持視頻 | 480P(60Hz)/576P(50Hz) 720P(50Hz/60Hz)、1080i/p(50Hz/60Hz) |
接收制式 | PAL-I/BG/DK, NTSC-M/BG, SECAM-BG/DK |
外型尺寸 |
1027×724×355含底座 |
優 點:
外觀設計合制造工藝出色
較大范圍的背光亮度調整能力
降躁功能效果較佳
色彩還原準確
內置揚聲器頻響較寬
缺 點:
有線電視畫面有顆粒感
東芝42A3000C的制造工藝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這一印象首先來自于電視底座,從下圖中我們可以看出它在細節上幾近完美的工藝,弧形支架表面的涂層均勻亮麗,連底部的金屬配重做工都一絲不茍,精致的水平轉向機構阻尼均勻適當,安裝時十分順手而且分毫不差,這些地方都是值得國貨廠家學習的。
將機身安置在底座上十分穩定,水平旋轉并不費力也能很好的固定在某個角度,更能滿足家居布置的不同需要。42A3000C的面板十分簡潔,磨砂質感涂層手感相當舒服,狹縫式噴射結構音箱面板占用空間很小,底部面板上也只有兩個指示燈。
![]() |
![]() |
42A3000C的邊框設計也很獨特,金屬條的加入讓機身更有層次感,也不至于都是黑色而顯得單調。
![]() |
![]() |
機身按鈕與快速輸入接口全部設置在右側,更加方便快捷。每個按鈕上都有清晰的標識,電源開關鍵上更用凸點來與其他按鈕區分開來。
![]() |
機身背部兩翼傾斜,這樣從正面看會感覺機身很薄。接口部分被分為兩塊,一部分是像AV、色差之類的輸入接口保持水平,便于使用者看清對應插座,而像RF、VGA、HDMI這樣的插座則垂直設置,一是減少厚重的插頭對插座的應力,一方面也避免壁掛安裝時的麻煩。
![]() |
![]() |
![]() |
在電視底座的支架上有可以活動拆卸的收線夾,方便用戶將線纜匯總固定,隨機配備的遙控器依然是老樣子,按鍵較少鍵體較大操作方便,拿在手里的感覺也比較輕。
![]() |
![]() |
東芝42A3000C的OSD菜單一如以往的設計風格,簡單清新。在以往系統上又增加了一些功能和強化了諸如降躁和音效的調教,有線電視的手動調節功能也有加強,背光調節范圍進一步擴大,更好適應不同收看環境。
![]() |
圖像設定 |
![]() |
圖像設定第2頁功能 |
![]() |
強大的基色調節功能 |
![]() |
降躁關閉 |
![]() |
降躁為高 |
設定選項卡中有線電視節目的編輯和手動功能得到增強,靈活的AV連接設置也給用戶選擇多樣的連接方式提供便利。
![]() |
設定選單 |
![]() |
頻道手動調節 |
![]() |
畫面水平位置調節 |
![]() |
音頻連接選項 |
音效調節選項豐富,內置的SRS3D聲場處理能力也讓普通的單聲道、立體聲音源有更好的臨場感,在6只4寸半中低音揚聲器的強大配置下,42A3000C的聲音播放效果值得稱贊。
![]() |
音頻調節 |
![]() |
音效開關 |
在功能選單中發現多了一個側板開關,這實際上和等離子相似的一個功能,就是在使用4:3比例收看節目時,讓黑邊也透光,減少發生老化速度不一致的現象。
![]() |
功能選單 |
![]() |
側板選項 |
在開始測試42A3000C的面板性能之前,我們先來體驗一下它在各種信源設備連接使用上的表現。首先當然是有線電視,總體而言,有線電視節目的色彩和圖像層次在動態校正系統的幫助下表現的很好,8種圖像比例模式能夠將任何節目源都調整到全屏,唯一的不足的是圖像顆粒感比較明顯,當然在使用數字電視機頂盒的時候這個問題就不會存在了。
![]() |
有線電視收看效果 |
![]() |
有線電視效果 |
在使用HDMI接口連接DVD的時候,42A3000的自然邊緣優化系統和MPEG降躁技術讓畫面看起來更加清晰飽滿,反交錯的效果相當好,
![]() |
DVD效果 |
![]() |
![]() |
8種比例模式 |
連接PC的情況較之前的機型有較大改進,由于具備PC屏顯模式,VGA接口可以在細心調節后實現1366x768完整顯示,DVI-HDMI連接方式可以在720P和1080i下全屏,但不能識別pc level,數字連接最好使用HDMI顯卡。
播放高清電影 |
播放高清電影 |
使用HDMI方式連接PS3游戲機可以支持到1080i格式,分辨率切換不會花屏,游戲畫面流暢無拖尾。
![]() |
前面提到東芝42A3000C采用的是友達光電生產的AMVA面板,下圖就是AMVA特有的像素結構,它屬于VA(Vertical Alignment垂直配向)系廣視角技術,具備一個像素分為兩段顯示的特性,國外媒體稱為雙二極管技術,之前我們也叫做半像素顯示,隨著3二極管技術的出現,將逐步提升LCD在對比度上表現。
![]() |
AMVA像素結構 |
測試儀器為BM-7亮度色度計,測試環境為全黑暗室,連接方式為HDMI,分辨率為1280x720,電視和儀器本身均經過預熱,經灰階校正后,亮度對比度設置為50,背光設定為100,色溫模式為正常,關閉各種優化、降噪功能。
東芝42A3000C 測試結果 | ||
優化設置 | 全白亮度 cd/m2 | 333 |
對比度(ANSI) | 320:1 | |
全開全關對比度 | 753:1 | |
白色不均勻性 (接近1為佳) |
中心 | 1.12 |
角落 | 1.28 | |
黑色不均勻性 (接近1為佳) |
中心 | 1.24 |
角落 | 1.38 | |
色度不均勻性 (接近0為佳) |
中心 | 0.009 |
角落 | 0.011 | |
60度視角測試 |
對比度下降到 | 246:1 |
色度變化 | 0.015 | |
色彩飽和度 | 相當于NTSC色域 | 75.6% |
色彩覆蓋率 | 國家推薦標準>32% | 36.1% |
亮度/背光 | 背光100 | 324.2max |
背光50 | 228.5max | |
背光0 | 102.2max |
測試成績表明這塊42英寸AMVA面板的性能相當不錯,較高的對比度和較好的亮度均勻性都達到當前頂級液晶面板水準,色域方面并沒有突出的表現。在背光從0-100的調節范圍內,最大亮度實現從102cd/m2到324cd/m2的3倍范圍內調節,最小漏光僅為0.16cd/m2,這樣既可以在白天房間亮度高時觀賞清晰明亮的圖像,又不會在夜晚較暗時感覺刺眼。色溫一致性表現出色,顯示廠方校正產品參數的能力。
![]() |
色域范圍 |
![]() |
色溫一致性 |
![]() |
全白畫面 |
![]() |
全黑畫面 |
視角 |
![]() |
出色的制造工藝、精致的外觀設計與主流的性能,加上萬元左右的價位,我們再次看到東芝這個老牌廠商帶給市場的重磅轟擊,值得計劃購買電視的消費者選擇它。
優 點:
外觀設計合制造工藝出色
較大范圍的背光亮度調整能力
降躁功能效果較佳
色彩還原準確
內置揚聲器頻響較寬
缺 點:
有線電視畫面有顆粒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