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我們認為TFT LCD上下游產業鏈日趨整合
1.主要上市公司營收情況分析
我們之所以要對全球幾家主要TFT LCD廠商銷售收入和主營業務利潤進行分析,出發的邏輯是我們看到公司銷售收入隨著產能不斷擴張而呈現穩步增長的前提下,廠商的主營利潤率卻因價格的周期性波動而非常的不穩定。這些廠商在盡力推行柔性化生產以及零庫存管理等方式到達一定階段并很難再有突破的情況下,占面板60%以上成本的原材料已經成為廠商提高營業利潤的主要手段,主觀上企業確實要借助此舉達到對成本進行控制以及降低外購材料經營風險的目次。另一方面,消費主導模式下,廠商如果沒有下游資源的支持,滿足客戶需求和柔性化生產及零庫存管理就是一句空話。這一點在行業不景氣的時候將會表現的尤其明顯。不管進行外部合作還是內部生產,這種發展態勢客觀上造成了企業間的競爭從“點”開始向上下游的“面”全面鋪開。在這樣的背景下,產業上下游被垂直整合成為一種必然。對于產業整合中處在優勢地位的企業,我們認為在估值上應該享有一定程度的溢價。
2.上游材料廠商的減產計劃以及價格機制的內部傳遞推動面板原材料價格可能出現拐點走勢
長期以來上游原材料價格的不斷走低,導致廠商主營利潤不斷減少,產能擴展計劃因此而被推遲,跟面板廠商的擴張計劃相比,上游原材料的擴張顯然相對滯后很多。供需的變化使得上游材料組件價格盡管仍然呈下降趨勢,但是跌幅已經收窄。隨著液晶面板價格的回升,上游原材料組件價格出現拐點的可能性越來越大,這也是需求模式主導的行業上下游景氣傳導的必然結果。
從韓國企業的情況看,面板廠商是以集團化方式發展,在設廠時便同時在建構上游的供應鏈,例如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與康寧(Corning)合資蓋玻璃廠,使得三星電子的玻璃供應能完全得到保障,而且尚可供應樂金飛利浦(LG. Philips LCD;LPL)半數玻璃基板所需,同時在彩色濾光片方面,大部分也都已經自制(in house)。
而韓廠在其它關鍵材料及零組件的自主化也非常的高,不僅成本能有效降低,在新產品、新制程的研發上也較具彈性。
大陸方面,由于TFT整體產業規模仍然較小,大世代面板產線缺乏,上游材料產業發展相對滯后,成本問題成為眼下我國企業發展的最大瓶頸。隨著我國TFT產業的逐步發展,不論從國家產業的整體發展戰略還是企業自身的競爭策略考慮,產業鏈橫向和縱向整合都是未來發展的必然。盡管隨著二季度面板行業的回暖,國內三家面板廠整合的進程出現一定變數,但是我們仍然堅信大陸企業面臨整合只是時間早晚問題而已。從投資的角度分析,我們認為對于上下游結合相對突出的企業或者在產業鏈上處于相對優勢地位,可能得到政府或者股東扶持,能夠在未來產業整合中發展壯大的企業應該給予一定程度的估值溢價。
4.凌巨與華映的合作預示:中、下游產業整合的大幕被拉開
上面我們提及,當前TFT LCD行業景氣度回升由消費升級和新需求推動,面對豐富而且多變的市場需求,“差異化”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這要求企業新產品的設計與產量更加貼近市場,產能擴張的基礎是對市場合理的預期。消費主導模式推動中游和下游產業趨于整合,而面板的緊缺和價格回升推動下游模組企業主動性的向中游面板領域滲透。
11月5日,凌巨以新臺幣65億元購買華映3代線。其中19億元為現金,其余則將以發行新股方式引進華映資金,屆時華映將成為凌巨最大股東。凌巨在中小尺寸面板貨源得到保證之后,其與手機大廠的談判能力得到提升。而對于華映來說,通過出售3代線控股凌巨,不僅可以解決自身中小尺寸模塊產能不足;更重要的則是可以掌控下游資源,在豐富多變的市場需求面前占得先機,進而達到把中小尺寸面板業務做強做大的目的。隨著勝華科技與瀚宇彩晶、元太與BOE Hydis之間的相互合作,中、下游產業鏈整合的大幕將被拉開,并可能在行業景氣度回落時進一步向更下游的手機、電視、電腦等終端廠商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