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化,大屏液晶趨向高品質發展
從今年下半年的情況看,大屏液晶已經逐漸向高品質、高端化發展,中端產品不太受到廠商的重視,而且屏幕尺寸越大,這種情況越為明顯,筆者認為這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方面是消費者認為大尺寸產品的性能更高,市場定位也更高;另一方面,對廠商而言,價格的下跌使得目前的價格戰已經演化成了成本戰,為了保住這微薄的利潤,目前家電產業開始出現暴露出大量產品品質問題,比方說,一部普通電視機大約壽命在10年以上,而目前已經在市場出現大量只能觀看5年的電視了。家電投訴也在逐步上升,平板電視尤為嚴重,這使得很多消費者對中端的低價產品存有很大疑慮,俗話說“一分錢一分貨”,多花點錢買一個放心的產品才是正理。
1080p的Full HD液晶是高端產品的典型代表 |
同時中端產品不僅受成本和售價的雙重壓力,使得利潤率變得微乎其微,按照國內某電視制造巨頭的話講,現在平均每臺電視的凈利潤僅為20元,賣電視不如賣白菜,可想而知廠商的壓力有多大了。利潤使得大批國內家電企業也不得不開始扭轉策略,將目標放在走高端路線上。以平板電視來說,高端產品主要表現在一些技術含量高、產品附加值多、品牌影響力大,同時售價也較主流水平高出一截。在這一點上外資品牌做得更好,在高端產品的銷售過程中,由于擁有技術、產品、品牌等諸多優勢,獨領風騷,成為國內企業學習模仿的榜樣。
在今年的家電賣場中,筆者也發現商家將很多的心思花在了高端產品的推廣上。原有的高端市場,產品價格高、市場份額小,要么以放棄利潤為代價實施大力度的促銷推廣,要么堅持原有價格體系保持少量銷售,因此高端產品一直不被大多數消費者看好,而在眼下國內電視市場的競爭中,許多家電企業都將競爭的重點置于特價產品的博取眼球、拉動銷量上,換來的卻是市場競爭熱點少、銷售業績增長乏力,相反高端產品的空間反而變得更大,而對消費者也更加具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