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中國圍棋代表團訪問日本,所有中國棋手在訪問比賽中,無論是執黑子還是執白子,前三步都能用一個子搶占邊上的一個大場。這種勇于創新的一招震動了日本圍棋界。
此后,日本圍棋界就把中國棋手這一布局,叫做“中國流”布局。
2006年年初,新一輪彩電大戰出現在中國彩電市場上。蘇寧在如火如荼的彩電大戰中從容不迫拉開“中國流”布局,決勝京城彩電江湖。
三國大戰
“外資平板降價了,海信、長虹、廈華、創維等國產彩電巨頭坐不住了,”昨天,北京蘇寧彩電市場部負責人悄然向記者透露,“中資巨頭即日起將在蘇寧降價應對日韓平板降價。”
據介紹,國產20英寸液晶2000元起售、26英寸液晶僅售4000元起售、32英寸液晶僅售6000元、37英寸液晶8000元起售。如新上市的一款具有雙USB接口的創維40英寸液晶彩電僅售13900元;創維46英寸液晶一款僅售27000元,這一價格較夏普45英寸液晶低了22500元。
除創維,其他國產品牌也紛紛加入戰團。原價15900元的廈華、長虹42英寸液晶僅售14000元;國產上廣電50英寸等離子彩電首次跌破20000元。
同時,針對不同市場需求,蘇寧還將CRT及背投拉入降價陣營,一款飛利浦43英寸高清背投跌破4000元;一款康佳53英寸高清背投僅售5000元左右。戰火蔓延
業界專家分析,這場價格“PK”戰的內部原因,實際上是生產成本降低的一種必然現象。激烈的大戰將促使越來越多的彩電企業向上游產業鏈發展。
去年,除夏普的大尺寸液晶電視面板滿產外,LG、飛利浦、三星等均增加大尺寸液晶電視面板的產量,這也促使大尺寸液晶電視面板價格的下降。與此同時,液晶面板上游材料價格也在規模化過程中逐步回落,支持液晶電視的普及。
國內彩電巨頭開始紛紛投資液晶電視的上游,以求自己掌控上游資源。去年5月創維液晶生產線正式開工,隨后廈華選擇直接引入上游供應商作為大股東的方法來獲得低成本平板彩電生產原料。據最新的消息,創維、TCL和長虹正在商討合資建設液晶面板生產線。全線參戰助陣
在圍棋博弈中,黑白雙方,對腹地自然是每子必爭,以求占據絕對優勢;然而四角同樣重要,以小積多,方能最終制勝。
正如同四角的爭奪,彩電巨頭們的爭斗擴散到音響領域。蘇寧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消費者對視聽效果要求的升高,音響產品開始旺銷,增長最為迅猛的當屬迷你音響。據調查,迷你音響已成為繼彩電、空調、影碟機后新的家電消費熱點。
在這樣的一個大的市場環境下,即日起蘇寧在音響方面同樣大規模促銷讓利。所有音響預計也將有10%-50%的降價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