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前一時期國內一些企業炒作“等離子電視是過渡產品,性能和技術都不成熟,在不遠的將來一定會被液晶電視淘汰”,中國電子商會常務副會長王寧指出:這種說法是完全錯誤的。由于液晶電視和等離子電視分別占據的屏幕尺寸范圍不同,這樣的比較毫無意義。因為在37英寸以下,幾乎沒有等離子電視的銷售,在40英寸以上市場,等離子電視有明顯優勢,液晶面板受大規模量產以及成本、技術的限制,其在大尺寸方面還不能與等離子電視相比。
國家平板顯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陳向真表示,判斷一個產品的生命周期要看它是否有致命的缺陷。從市場角度看,液晶在與等離子的強強對話中已逐步占據上風,但這并不表明液晶一定會成為今后高端市場的唯一。如果客觀地將液晶和等離子相比較的話,就不難發現雙方在功能和技術上各有千秋,關鍵在于兩點:一是雙方誰更適合于市場,適合于消費者;二是誰能率先突破自身的技術瓶頸。
真假高清魚龍混雜
針對業內各廠家力推數字高清概念,專家提醒消費者,在國家標準正式出臺之前,許多所謂的高清電視都沒有達到國家高清晰顯示器的標準。
國家數字電視接收設備和性能標準制定工作組組長劉全恩指出,按照信息產業部已確定上報的“數字高清顯示器”草案,規定高清數字電視機的顯示屏幕長與寬的比例一定要為16∶9,并且圖像屏幕從垂直和水平兩個方向上的清晰度都要達到720線以上。按照這個標準來衡量現在市場上大多數的數字高清電視,號稱高清分辨力為852×480的等離子電視,因為不能完整地輸出圖像格式為1920×1080i的高清晰度節目內容,本質上還不能稱作高清電視。以目前主流的42英寸為例,屏幕物理分辨力能夠達到1024×768高清顯示水準的實際上還不到3%,市面上只有少數幾個品牌勉強達標;但是在50英寸這個層面,等離子實現高清顯示則要容易得多。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陸刃波副主任介紹說,根據中國家電市場聯合調研課題組今年第一季度針對城市消費者對數字高清認知度做了專項調研,發現有72.6%的消費者認為對數字高清概念有所了解,而消費者主要是通過電視廣告、報紙、商場/賣場宣傳三種方式獲得的信息,但在消費者無法通過其他途徑掌握更權威性高清標準的情況下,實際上很多普通消費者并不知道平板電視還存在高清與標清之分。
大尺寸高像素將成主流
專家指出,從消費者層面來看,要實現高清享受,除了要有好的信號源以外,必須選用高清數字電視機才能達到高清的還原和顯示效果,而購買42英寸以上尤其是50英寸的等離子電視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屏幕解像度是等離子電視的關鍵要素,直接影響畫質的好壞。目前市場上42英寸等離子電視有VGA屏(解像度852×480,40萬像素)和XGA屏(解像度1024×768,80萬像素)之分。專家特別提醒說,國產等離子電視九成以上的都是VGA標清電視,而XGA、ALIS等高清數字電視則不到3%。
陳向真表示,從解像度的專業角度看,日立專利的ALIS屏解像度 為1024×1024,屏像素高達105萬像素,是目前等離子屏技術中的最高等級。
陳介紹說,由于屏的結構與制造工藝不同,普通屏幕顯像利用單數電極發光,兩個電極間存在不發光區,而ALIS顯像以單線數及雙線數每1/60秒交替發光一次。ALIS的驅動方式與普通等離子屏不同,采用交替發光的驅動方式,但與逐行掃描有著本質的區別,因此百萬像素畫面是ALIS屏幕本身固有的,這是在42英寸等離子電視中所能達到的最高分辨力。
關于ALIS屏是否為真正的高清屏,不久前業界還有激烈的爭論。同屬日系企業的松下尖銳地指出,號稱分辨力為1024×1024的ALIS屏,其事實上的物理分辨力只有1024×512,只比標清的852×480分辨力稍好些,所以根本稱不上真正的高清(詳見本報5月26日有關報道)。
對此有專家指出,出于競爭因素的考慮,企業有不同的聲音很正常,松下可能有自己的一套測試方法,但能否適用于整個行業還有待論證。
專家總結說,等離子電視要在競爭中真正實現自己的價值,就必須在大尺寸和高像素上做文章。從目前情況看,50英寸采用XGA和ALIS屏的產品都基本具備了高清晰標準的基本要求,是最具競爭實力的等離子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