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一年中,國內液晶電視市場持續高速增長,據賽諾公司估計,全年銷量將達到366萬臺,同比增長189.3%。銷售額將達到344億元,同比增長173.0%。…詳情>>
平板電視廠家都宣傳高亮度,但并不是越高的對比度就代表產品的質量越好。”中國信息產業部數字電視標準符合性檢測中心張素兵博士今天在接受采訪時指出,如今彩電廠家存在盲目攀比平板電視對比度的現象,在宣傳上誤導消費者。…詳情>>
06年第四季度是各品牌液晶電視決戰最關鍵的季節,從十一開始,延至圣誕,而后直接導入元旦銷售高潮,3個月內硝煙不斷,高潮迭起。…詳情>>
索尼從廣播領域一直到電視領域,都擁有最好的產品陣容,我們非常自信在HD領域是第一品牌。作為索尼HD世界的核心的Bravia產品對索尼整體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產品。本月索尼在中國又推出了采用索尼獨創技術,全高清SXRD頂級家用投影機產品,…詳情>>
2006年第一季度,37寸以上大屏幕液晶電視的選購比重達到了35%;到第二季度,40寸以上液晶和等離子電視銷售量份額已占平板電視整體市場的35%,其中40寸以上液晶電視占液晶整體銷售的20%。其中,消費者預期購買32寸、37寸、40寸和42寸平板電視的比重已經達到85%。 …詳情>>
如果32寸液晶真的賣到了3000元以下,按照3000÷32=93.75元/寸,照這樣的公式算下去,拜臺灣廠商所賜,我們所享用到32英寸液晶電視的每寸成本價也就是93.75元。看來享受42英寸的時候也不遠了,(建議大家還是再等一等,等到93.75×42=3937.5元的時代再買好了)。…詳情>>
如果就2006年全年家電市場的整體態勢來分析,現在很多城市是以國美、蘇寧、大中三巨頭在競爭,而就產品品牌來說,三星、LG這些外資彩電巨頭也多有斬獲。而就國產家電來說,成為贏家的廠商也相當多,有的廠商不僅躋身第一陣營,而且將其他國產彩電擠兌得很慘。 …詳情>>
日前召開的2006年第二屆中國消費電子年會透露,在競爭進入白熱化、業界稱作“平板元年”的2006年,國產品牌通過持續技術創新,憑借渠道、設計、價格等優勢,進一步鞏固了自己的市場陣線,零售總量和市場份額遙遙領先于外資品牌,整個彩電產業的集中度進一步提高,海信、創維、康佳、TCL、長虹等五大企業領跑市場。…詳情>>
國家高清電視標準的推出將使市場環境更加規范有序,并為消費者選購高端電視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目前市場上有多種類型和價位的電視產品供我們選擇,獲得高清認證的產品并不是選購電視時唯一的依據,也有很多不是高清的電視性價比非常好,比如說,852×480或者1024×768分辨率的等離子電視雖然不符合國家高清標準,但是對絕大部分追求實用的普通…詳情>>
在今年年底,等離子對液晶市場發起了猛烈進攻,不僅在頻頻推出新品,而且在價格上也紛紛降價,給液晶市場來了一個措手不及,在液晶電視毫無準備的情況下,一些彩電業廠商大尺寸液晶電視慘遭連續降價,以獲取微薄的利潤。…詳情>>
從CRT電視到如今的平板電視,可以說是技術的一次升級,顯示設備的一次更新,但如果使電視真正走到數字家庭領導者的地位,還需要各品牌廠商的創新,這一點在各個平板廠商在電視上所做的特殊功能上完全可以表現出來。現在的平板電視已不再是以前那種只是一種顯示設備的家用電器,它已經升級成一種象征現代化,多元化及多功能的一種高科技產品。下面…詳情>>
2006年平板電視最早的降價潮是出現在春節前后,以索尼為首的八大“洋品牌”平板電視廠家聯手上演價格“集體跳水”,整體降幅高達20%,號稱“液晶之父”的夏普32英寸以上單臺讓利2000元,索尼5款液晶也同時降價2000元。國產品牌廈華37英寸液晶猛降2000元,創維46英寸液晶一次性降1萬元,跌進3萬元以內,據多國美、蘇寧等多家電器商場表示春節平板…詳情>>
不可否認,平板電視市場份額越來越大、逐步取代傳統顯像管電視已是大勢所趨。但是,這個過渡期相當長。近期國內已有調查公司作出分析,平板電視在2007年將進入增長滯漲期。處在2006年世界杯和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間,缺乏高清節目的號召力,2007年缺少增加平板電視需求量的刺激點。…詳情>>
一直以來,等離子電視對液晶電視保持的一點優勢就在于42寸以上尺寸的產品,不過在今年初7代線面板液晶電視大量上市之后,這樣的優勢就顯得越來越小,隨著6月份世界杯以及國慶黃金周液晶電視瘋狂暴跌,特別是42、46、47英寸液晶電視的價格下滑,使得等離子電視在大屏幕上的優勢迅速消失。…詳情>>
雖說國產廠商約定元旦反攻,但目前準備工作基本上已經完成,平板市場已經進入預熱期,部分國產平板已經出現了大幅度的降價,其他國產品牌在元旦之前將陸續跟進。此次降價看來并不是兩三個國產廠商的單獨行動,應該是國內各大廠家協商之后的集體決定,目的是重新奪回并占據更大市場,長虹、康佳、海信、廈華、海爾、創維等國內平板電視巨頭的加入…詳情>>
年初還因拖尾、技術不成熟等原因而略處下風的液晶電視,到現在已經勢如破竹,在平板電視大戰中已經將等離子遠遠甩在了后面。盡管等離子陣營時刻在侍機反撲,但液晶的價格一路狂降下來,似乎等離子出頭的機會頗為渺茫。…詳情>>
2006年,在宣泄與激情交雜的平板電視市場推動下,平板電視消費市場逐漸進入了高速增長期,逐漸走上了向大眾普及的快車道,市場規模也開始飛速成長。…詳情>>
2006年液晶電視繼續了2005年的爆發式增長態勢,進入全面擴張期,其市場優勢地位亦日趨明朗。在市場規模方面,據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2006年液晶電視的市場規模將達366萬臺,與2005年市場規模126萬臺相比,增幅將達199%;在銷售額方面,2006年液晶電視的銷售額將達340億元,與2005年銷售額達到124億元相比,增幅將達174%。…詳情>>
正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三星在背投電視方面算得上是勞苦功高,因此市場給它的“報酬”也不少,在2006年里,三星背投電視成為消費者最受關注產品,主流產品線包括三星42寸 SP42L6HR,售價14800元;三星 46寸SP46L3HR,售價16800元;三星50寸SP50L3HR,售價19500元;三星61寸SP67L6HR,售價36800元。 …詳情>>
12月20日,由信息產業部電子信息產品管理司指導、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主辦的“第二屆中國音視頻產業技術與應用趨勢論壇”在北京中苑賓館隆重拉開帷幕。論壇圍繞“自主創新,鑄造視像強國”主題,就2006年音視頻最新技術研發、應用推進情況以及未來幾年的發展趨勢等展開交流與討論。…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