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業管理行業,“降本、增效、提質”始終是核心挑戰。隨著甲方預算持續收緊、中標價格走低,物業企業不僅需保障基礎服務品質,還需通過增值服務拓展收入來源。而高用戶滿意度,則是贏得項目的關鍵——這一切,最終都落在了項目現場管理團隊的肩上。
“人們往往關注一線員工和企業經營者的壓力,卻容易忽略管理團隊同樣疲憊。他們每天陷入會議、巡場、派單、跟進、驗收等重復性工作中,更像‘救火隊員’,而非真正的管理者。”一位資深行業專家如此形容當前物業管理的痛點。傳統的PDCA(計劃-執行-檢查-處理)管理閉環,因節點間過度依賴人工而容易出現斷裂。服務無法閉環,要實現高品質,就不得不投入更高的管理成本。
“常規服務尚可把控,但如電梯維保、消防巡檢這類外包業務,難以實時監督。一旦出現漏檢,我們也難以及時干預,隱患不容忽視。”某物業運營負責人表示,漏修漏檢是長期困擾行業、亟需解決的難題。
近期,啟盟科技(品牌名:愛物管)推出的AI現場管理助理解決方案,正通過技術手段實現管理閉環自動化,顯著釋放管理團隊壓力,推動行業步入“人機協同”新階段。
該方案并非簡單堆砌軟硬件,而是以統一的“AI物管智能體”為核心,重塑現場服務管理模式。
聚焦電梯、消防:如何實現“真巡檢、零漏檢”?
在電梯與消防這類高風險、強監管的場景中,該AI物管智能體協同“人單合一”的設施設備解決方案,展現出充分優勢:
“人單合一”無感簽到:維保人員佩戴工牌式傳感器進入電梯機房或消防點位,系統自動完成身份與位置核驗,徹底杜絕了傳統二維碼“代簽”、“隔空掃碼”等作弊行為。
自動觸發電子巡檢單:人員到位后,智能體自動向其移動終端推送專屬電子工單,明確本次巡檢/保養的具體項目和標準,降低培訓成本,規范作業流程。
數據自動歸檔與分析:所有檢查結果(如照片、數值、選項)被實時上傳,并自動歸入對應設備的“全生命周期病例卡”。智能體后臺同步分析數據,實時預警潛在故障,為預防性維護提供決策依據。
一體多能:“AI物管智能體”的多重角色
在整個管理過程中,AI物管智能體如同一位不知疲倦的“數字項目經理”,在同一技術底座上承擔了多重角色,幫助用戶實現了 "現場巡查-分析決策-派發工單-通知跟進-品質結果評估" 的全流程智能化管理閉環。
AI巡查員:通過部署自研的IoT傳感器網絡,替代人眼,全日巡場,感知項目動態,讓你知道“服務有沒有去做”、“巡檢有沒有去巡”。
數字決策官:基于行業,的知識庫和日均3億條的數據處理能力,對海量信息進行智能診斷,分析問題根源,并生成優化建議與管理預案,替代人腦進行分析、診斷,并生成管理建議。
智能指揮官:負責任務的跟蹤、提醒與調度,協調人與機器的協作,確保“事有人做,做了有反饋”。
閉環監督員:通過多模態質量評估引擎,對工作結果進行智能驗收與效果評估,確保服務閉環的真實性與有效性。
輕投入、可驗證:賦能物業集團的新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該方案采用了“輕投入”的路徑,通過“傳感器+AI平臺”的輕量部署模式,無需重資產投入,顯著降低初始門檻。可參照家電售后外包模式,物業公司委托外委單位承擔巡檢服務,后者可分攤系統建設成本。平臺生成透明、不可篡改的服務記錄,作為工作量證明與結算依據,實現多方共贏。
據實際應用案例顯示,該方案已幫助某國際物流集團旗下物業公司大幅下降了機房漏修漏檢問題,并為某聯合辦公企業降低了17%的區域品質管理成本,同時節省了大量紙張、通訊和管理人力成本,實現了品質提升與綠色環保的雙贏。
據了解,雅生活集團近期也在采用該套方案,與啟盟科技共同探索智慧巡檢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