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晚間,西安炬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4 年度業績預告,預計 2024 年年度實現歸母凈利潤與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數據)相比,將出現虧損,預計歸母凈利潤為-15,000 萬元到-20,000萬元,與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數據)相比,將減少 24,055 萬元到 29,055 萬元,同比下降 266%到 321%。
預計扣非凈利潤-16,000 萬元到-21,000 萬元,與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數據)相比,將減少 23,125 萬元到 28,125萬元,同比下降 325%到 395%。
2023 年,炬光科技實現利潤總額9,611.03 萬元。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9,054.61 萬元,扣非凈利潤 7,124.66 萬元。
本期業績變化的主要原因:
1、收購前公司業務中工業激光傳統領域下游客戶激烈競爭形勢持續;公司作為上游元器件供應商,工業激光傳統領域業務受到較大挑戰,業績結果不達預期,收入下滑、毛利率下降,對公司經營業績造成負面影響。一方面隨著其他市場應用占公司整體銷售收入比例的提升,工業激光領域的銷售收入所占比重不斷下降,未來工業激光行業激烈競爭情況對公司負面影響將大幅降低;另一方面公司將持續降低產品成本,從而削弱工業激光行業激烈競爭情況帶來的負面影響。
2、公司財務費用增加,理財收益減少
隨著 2024 年兩次并購項目的完成,公司資金持有量有所下降,導致閑置資金理財收益相應減少;同時,匯率波動造成全年累計匯兌損失增加;另外,并購貸款的增加也使得公司銀行借款利息支出顯著上升。
3、并購項目尚未盈利本身對公司經營業績影響
2024 年度,公司完成了兩次重要的戰略并購項目,分別是瑞士炬光和 amsOSRAM 光學元器件部分資產的收購。這些并購項目旨在加強公司的現有業務、
擴展公司的業務范圍和市場影響力、形成合力、增強公司技術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長期來看,將為公司奠定長遠發展的基礎,但短期內對公司的財務狀況產生了較大的負面影響。
(1)瑞士并購項目相關業務正在爬坡扭虧
公司于 2024 年 1 月完成了對瑞士炬光的并購。由于該并購為收購海外硬科技虧損公司,海外并購整合需要較長周期。受客戶和市場需求變化以及價格壓力
等影響,汽車業務不及預期;工業微納光學業務基本達到預期,市場拓展和技術開發為未來業務發展打好基礎。雖然 2024 年全年公司積極推進資源整合和降本增效措施,經營虧損總體情況有所收窄,但瑞士炬光 2024 年累計數仍為虧損。
目前并購整合已初顯成效,瑞士并購項目相關業務整體呈現出逐步向好的態勢。截至 2024 年底,公司已將壓印光學器件的生產從瑞士納沙泰爾轉移至中國韶關,韶關基地目前已正式投入生產運營,此舉將大幅降低壓印光學器件的生產成本,增強市場競爭力。同時,公司已在東莞增設光刻-反應離子蝕刻光學元器件的后道生產線,旨在將該生產線打造成為行業內產品大批量交付的核心基地,高效響應光通信等行業客戶對交期和產能的迫切需求。
(2)ams OSRAM 光學元器件部分資產并購項目攤銷較大、相關業務剛剛開始出貨公司于 2024 年 9 月完成對 ams OSRAM 光學元器件部分資產的收購。由于并購完成時間尚短,而新設子公司短期內出貨量低,人工成本及折舊攤銷帶來的運營成本未能得到充分吸收,導致新加坡公司 2024 年出現較大虧損。公司在并購整合的同時,也在大力拓展消費電子等領域的業務。
4、對相關商譽計提商譽減值
汽車光學產品資產組:瑞士炬光的并購形成了包括汽車光學產品(Imprint)資產組和工業微納光學(EMO)資產組的約 3 億人民幣的商譽。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公司對兩個資產組分別進行了減值測試。結合并購整合進展,綜合考慮歷史數據、當前訂單量以及結合行業發展趨勢,下游客戶需求等前瞻性信息,以審慎的態度選取關鍵估計與參數進行減值測試,并對汽車光學產品資產組計提了相應的減值準備。公司期望通過將生產線轉移至韶關等措施來大幅降低運營成本,進而提升汽車業務的整體盈利能力。
UVL 資產組:2017 年公司完成對德國 LIMO 公司的收購。2019 年度對 LIMO進行內部戰略重組,形成半導體激光產品線(ILS)、激光光學產品線(MO)、泛半導體制程解決方案產品線(UVL)三個資產組組合。2024 年,ILS 資產組、MO資產組盈利能力良好;UVL 資產組主要服務于顯示面板行業,部分客戶的提貨計劃有所推遲。綜合考慮歷史數據、當前訂單量等,并結合行業發展趨勢、市場動態及客戶需求等前瞻性信息,以審慎的態度選取關鍵估計與參數進行減值測試,并對 UVL 資產組計提了相應的減值準備。
5、對相關資產從謹慎性角度計提資產減值
為了充分利用地域優勢,精準對接汽車行業對成本敏感型產品的需求,公司作出將壓印光學器件的生產從瑞士納沙泰爾轉移至中國韶關的決策。隨著韶關基地正式運營,公司決定關閉瑞士基地原汽車壓印光學器件生產工廠,只保留原工業微納光學生產工廠和研發設施。依據企業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公司對即將關閉的生產工廠租賃的廠房進行了減值測試。測試過程中,公司綜合考量了多種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工廠關閉后的資產殘值、未來市場趨勢等,并計提了相應的減值準備。瑞士基地原汽車壓印光學器件生產工廠的關閉在未來將大幅降低瑞士基地的固定成本,充分體現了公司全球運營協同優勢,也是公司優化資源配置、提升運營效率的舉措之一。
6、公司實施產品聚焦后計提存貨減值伴隨兩次收購整合,公司為了進一步聚焦市場定位并優化產品結構,集中聚焦競爭力強、毛利率高的單品,對競爭力較弱、市場表現欠佳且毛利率相對較低的產品線實施了全面的精簡與優化。對被精簡的產品涉及的存貨,公司計提了相應的存貨減值準備。
7、與收購相關的其他一次性影響
2024 年公司完成了兩次并購項目,在并購過程中涉及相關法律、評估、審計等咨詢服務費,這些服務費用通常較高,且為一次性支出,對公司的運營成本構成了影響;同時在并購整合過程中涉及設備搬遷、廠房裝修及冗余人員裁撤等一次性費用的發生也進一步增加了公司的運營成本,造成了公司經營業績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