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數字政通發布2023年半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經營狀況良好,營業收入及盈利水平再創歷史新高,整體毛利率水平進一步提升。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38,217,385.43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9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9,947,849.93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1.08%。
01
城市數字治理核心平臺
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平臺
2023年上半年,在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大背景下,全面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廣東、江蘇、山東、云南、寧夏等省份以及長沙、南昌、哈爾濱等地市發布的數字政府建設文件中均明確提出要推進一網統管建設,全國一網統管平臺建設呈現旺盛的需求態勢。數字政通協同中國電信深度參與深圳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民生訴求一體化平臺服務項目,探索構建超大城市的民生訴求治理模式;數字政通協同浪潮軟件深度參與煙臺市城市大腦項目,按照1+16+N總體架構規劃,建設集綜合指揮調度、事件應對處置、服務科學決策等功能于一體的城市大腦,賦能煙臺市實現“一屏觀全市,一網管全市”的城市大腦智治模式打造。2023年,公司入選中國信通院《2023數字政府產業圖譜》,占據“一網統管”板塊的核心供應商位置。
4月1日,煙臺市福山區城市運行全域全科“一網統管”在央視焦點訪談播出
同時,公司一直緊密跟蹤行業技術發展前沿,鑒于人工智能技術的蓬勃發展,報告期內,公司結合客戶需求正在研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人和”大模型產品,目前大模型已經完成了三輪的政務行業數據預訓練,在政務知識庫、城市治理智能報告、處罰裁量、法律依據、政務熱線智能助手,政務熱線數字人,政務熱線預警等場景上同步進行產品研發,也計劃在多個項目上聯合用戶進行測試。為了進一步提升人和大模型在一網統管方面應用于各場景的技術水平,公司還與阿里等國內知名大模型企業展開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為用戶提供更加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
2023年4月,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組織召開城市運管服平臺體系建設暨加強城市管理統籌協調工作視頻推進會,各省、市城市管理部門和有關單位2000余人參加了會議。會議要求各級城市管理部門要推廣“一委一辦一平臺”工作模式,把好平臺技術方案審核關和評估驗收關,打造實戰中管用、基層干部愛用、群眾感到受用的示范樣板。2023年上半年,公司新落地70余個城市的運行管理服務平臺合同,其中包括福建、云南、遼寧3個省級平臺及南京、沈陽、長沙、蘭州、南昌5個省會城市平臺。目前公司承建省級及直轄市平臺市場占有率超85%,地級及以上城市市場占有率超70%。其中,公司承建的青島、杭州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首批通過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驗收。青島市城市運管服平臺建設了指揮協調、行業應用等十大系統,打造了涵蓋城市運行、城市管理、綜合執法等領域的34個特色應用場景,城市運行管理服務能力全面增強。目前,平臺日均流轉處置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問題2萬余件,處置率保持在99%以上,城市管理行業智能化監管基本實現全覆蓋,促進了城市治理科學精細、城市運行高效有序、城市品質大幅提升。杭州市圍繞“城市運行安全高效健康、城市管理干凈整潔有序、為民服務精準精細精致”的目標,堅持平臺建設和機制構建“雙管齊下”,從群眾需求和城市治理突出問題出發,以重分利現、迭代補強、資源整合為路徑,建設了指揮協調、行業應用、公共服務、運行監測等“7+3”應用系統,打造形成“全域覆蓋、全市一體、平戰結合、實用高效”的城市運管服平臺,實現了對城市運行管理狀況的實時監測、動態分析、統籌協調、指揮監督和綜合評價。
6月6日,青島成為全國首個城市運管服平臺通過住建部驗收的城市
城市生命線業務
公司城市生命線業務以城市安全運行風險“源頭治理”為目標,聚焦燃氣爆炸、城市內澇、地下管線交互風險、第三方施工破壞、供水爆管等風險場景,打造了“監測預警+源頭治理”相結合的城市安全運行新模式,為城市市政基礎設施信息普查探測、隱患排查、綜合監測、源頭治理、安全監管等城市安全監管工作提供技術服務,全面系統提升城市基礎設施規范化、智慧化管理水平。
數字政通城市生命線安全運行監測大屏
2023年上半年,公司已在全國多個城市開展支撐城市生命線業務專項管理工作,公司中標的武漢市燃氣安全綜合管理平臺,是針對燃氣管理對象“量大點多面廣”、安全檢查不到位、隱患消除不及時、燃氣事故頻繁發生等現象,建立了市級督辦與區街排查相結合、經營企業入戶安檢與區級監督相結合、送氣工隨瓶安檢等常態化安全隱患管理機制,構建了管道氣、瓶裝氣、車用氣等專項安全管理場景,形成了燃氣安全全周期綜合治理模式,實現了燃氣設施數據全掌握、燃氣單位管理全統籌、燃氣綜合檢查全記錄、隱患整改情況全明晰,有效保障了燃氣行業安全健康發展,從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專項治理做起,為守護城市生命線安全提供高質量服務。
02
城市數據運營服務業務
城市大數據綜合運營服務業務
公司作為數據要素的生產者、治理者、應用者,于今年第六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重磅發布《城市運行“一網統管”數據要素白皮書》,取得了很好的市場反響。探索與地方政府開展合作,針對匯聚的全量數據要素開展數據的匯聚、編目、加工、融合等工作以及探索開展數據要素的二次加工開展增值服務。
公司以城市運行管理服務“一網統采”為藍圖框架,整合評價體系建設、采集能力智能化多元化拓展、運營服務規模化職業化發展、數據治理與價值釋放等全鏈條數據運營服務模式,打造具有公司特色、符合時代需求的城市大數據綜合運營服務5.0模式,著力解決數據全要素運營服務所面臨的行業困境和模式發展難題,以達到行業發展經驗模型化、算法化、平臺化發展目標,提升數據要素高效流通與價值釋放,依靠行業數據標準體系規范建設,數據要素高質量的供給,數據模型化算法構建,數據價值的應用釋放不斷打造政通數據要素運營服務體系。
政通城市治理大數據中心
報告期內,公司拓展多樣化智能采集能力,打造人員多元化運營服務模式,拓展數據分析應用場景打造。先后在武漢市落地數據分析與運維服務項目,針對城市治理全行業數據進行匯聚、治理、分析、維護、建議等,常態化輸出分析報告與業務模型建議;在徐州市推動人機結合的智能采集全應用模式,推動人技協同,拓展采集服務范圍與數據字段、提高采集效率、保障標準統一、數據客觀公正,以支撐數據分析應用,模型化、要素化發展;在溫州、廣州宜信、天津開發區等地不斷拓展“棋驥”無人網格車、無人機、全息采集專項巡檢車等多元化智能采集的落地應用,不斷把數據要素運營服務模式做精做實,滿足現階段對數據場景應用的深化要求。
以無人駕駛技術驅動的 AI 智能數據采集和邊緣計算業務
報告期內,公司棋驥無人駕駛車已實現城市運行一網統管數據要素采集的低速無人駕駛業務場景落地,打造更為高效、客觀、立體的城市感知體系,構建無人智能采集、非接觸性執法、基層巡防服務等多個城市治理場景應用服務,已在全國多個城市,如合肥、天津、溫州、青島等城市實施落地并投入使用。累計無人駕駛巡查里程已超過五萬公里,累計識別各類數據案卷超10萬條,安全運行零事故。上半年公司及子公司共取得1項無人駕駛相關專利證書(一種自動駕駛數據識別方法及其系統),1項無人駕駛相關軟件著作權證書(棋驥無人駕駛高精地圖生產軟件V1.0)。
“棋驥”無人駕駛智聯網格車矩陣亮相第六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
03
核心技術研發情況
2023年上半年,公司在核心“政務系統低代碼生態”產品研發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的進展。其中,數據對接低代碼產品“星橋”上半年共落地項目255個,可實現項目數據對接效率提升65%。公司自研的低代碼產品“靈瓏”,專注于政務PC應用+APP應用構建,涵蓋表單填報、流程審批、列表、詳情、工作臺看板、地圖等政務專有業務場景的零代碼配置,同時提供豐富的集成和二次開發解決方案,滿足各種個性化需求。2023年上半年,“靈瓏”總計對90余個項目進行了交付支持,交付效率平均提升3倍以上。可視化大屏低代碼配置平臺“悟空”已全面應用于公司所有可視化項目交付工作中,并與公司“晶石”地圖產品無縫銜接,可實現各類可視化地圖場景一鍵添加。上半年總計交付可視化大屏280余個,且所有可視化項目已全部做到零代碼交付。通過公司的“政務系統低代碼生態”,完整構建出從數據采集、數據接入,到政務PC應用構建、政務APP構建,再到可視化大屏構建的完整生態閉環,可實現項目從需求到落地的低代碼交付全流程。目前已全面做到項目需求響應速度提升2到3倍,實現用戶需求所見即所得、配置即交付。
目前,晶石數字孿生平臺3.0正在緊鑼密鼓研發中,當前各研發方向均有較大進展。以晶石3.0數據生產方向為例,從2023年初至今,CIM數據生產已形成城市輪廓模型、城市單體傾斜模型和城市部件級模型三大生產工藝,并獲得多個城市級CIM數據生產訂單。結合晶石3.0的面向海量CIM數據管理、新一代高畫質UE5孿生引擎以及精細化城市應用,打造政通特色的CIM全站式服務和系列產品。晶石3.0除了面向CIM領域持續投入研究,在其他新領域也逐步深入,繼續與靈犀微光緊密合作,推出了新的晶石AR眼鏡產品。在該產品中,政通將多年在城市管理積累的幾十種視頻AI識別能力與AR眼鏡集成,對識別目標進行實體標框,結合AR眼鏡的手勢交互、語音交互等方式,可對識別目標的信息進一步交互,同時,識別的城市問題可推送至城市管理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