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投影產品在新興平臺(抖音、快手、拼多多)以及內容平臺(小紅書、B站)等“新渠道”加速發展的一年。不過,與2022年新渠道的主要特點是“上量”不同,2023年新渠道更聚焦“上質”。
從2022年新興渠道的崛起看,其與“抖快”等平臺的電商化和電商產業視頻化是同步的。同時,視頻營銷的“渲染”、“沉浸”能力,也比較匹配智能投影產品應用特點,帶來了一輪“渠道更迭”的快速變化。其中,新品牌往往比老品牌“動作更快”——即傳統電商平臺缺乏資源的品牌,更快的擁抱了新興渠道。
同時,新興渠道市場中智能投影也具有更強烈的低價化色彩。如有數據顯示,2022年新興渠道千元以下產品份額約87%,其中,500元以下產品占據近七成份額。如此市場比例下,新興渠道的“雜牌率”也是前所未有的“高”。
“低價格+視頻和直播的引流方式,很容易讓消費者產生短期的任性沖動消費!”業內專家指出,這雖然推動了行業市場的普及,但是卻也極大的拉低了消費者對產品的體驗。這導致新興渠道市場興起的同時,出現了一輪比較顯著的“口碑危機”。
“主動擁抱新流量”——2022年下半年以來,傳統智能投影市場的主流品牌加大了新興渠道市場的布局。到2023年底,新興渠道市場上,“品牌格局”已經與整體智能投影產業的品牌結構“幾乎相同”。主流品牌的加入,讓2023年成為新興渠道智能投影產品“均價提升”、“結構優化”、“品質升級”的關鍵一年。
2022-2023年,新興渠道完成了從“初期的低價競爭、以價換量來搶占市場”、到“主流品牌主動參與,主流大廠正本清源,實現質量升級”的迅速轉變。這種轉變帶來了:第一,主流品牌新的“流量窗口”,更好的接觸新興消費群,特別是對四五線城市的覆蓋力度加強;第二,供給端的產品信息層次結構更為完整,減少了新興渠道“沖動消費”占比,加速了新興渠道市場的“理性化迭代”。
“新興渠道傳統化。”行業人士如此評價2023年新興渠道市場的轉變。不過,作為不同渠道體系,新興渠道依然保持有自己的特色:即從價格和產品檔次看,線下渠道高于傳統電商、傳統電商高于新興渠道——這種結構大概率會長期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