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2021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5G賦能:創新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分論壇舉行期間,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做了《5G新引擎 工業新動能”》的主題發言。
鄔賀銓院士表示,工業互聯網主要的目的是底層收集數據,通過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操作系統分析這些數據,形成一個數學模型,然后根據這個模型對數據進行判斷,最后以APP支撐決策。
隨著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技術的應用,以5G模組方式連接工業生產裝備開始進入實際場景。通過工業互聯網可實現從企業聯網,包括門戶網站、企業云到工廠聯網,可以使控制裝置聯網,再到機器聯網,最后到產品聯網,甚至也可以實現對產品遠程監控,實現預防性維護等。
在工業互聯網方面,5G核心網連接其中是區別于公客業務的,其要分解成兩部分功能,一部分UPF(用戶面)也可以放到企業里;而控制面可以放到企業里,也可以放到企業外。基站也好,核心網也好,可以全部是運營商的,企業則可租運營商提供的能力。
如果企業內部通信不出企業,需要的滿足數據不外漏的需求,這也是企業最為關心的,根據IP地址可以區別出來。這種模式中,核心網仍是運營商的。另外一種模式中,基站是運營商的,核心網則是企業的。第三種模式則是基站及核心網都是企業的,這種情況的實現,需要企業向電信管理部門申請專用頻率。在鄔賀銓看來,專頻并不見得就一定是企業的,因此應該確定一個5G專用頻率,此專頻可以是運營商,也可以是企業,因為這樣可以統一運營商以實現專有頻率來支持工業應用。
當前的5G工業模組方面,不僅僅是一種跟PLC并行的接入模式,實際上可以把PLC的功能合在一起,而且可以把現在新出現的新一代信息技術都融合在一起,成為一個新型的工業網關。因為PLC是20多年前的技術,沒有考慮到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AI這些新技術方式,因此組合成新工業網關還可以增加一些光的接口。
由于當下公眾的網終端是新型的,但是企業的網可以多種形式,甚至可以要求直接終端對終端。原先公眾的網絡基站只處理物理層,核心網控制離終端比較遠。但在工業互聯網中,大部分數據只要滿足閉環管理就行。因此基站甚至可以集成核心網的部分功能,實現基站與核心網的組合,也就是說核心網是可以下沉到企業端的。
區別于傳統公網下行業務大的特征,工業互聯網則是對高上行需求大。在公眾網上要切換漫游計費,而企業網里不需要。因此網絡切片技術是關鍵探索點,公眾網優勢在核心網,而在工業網上,切片可滿足現場級應用。另外,企業網由于單基站等少量的特征對安全性的要求也就更高。如果簡單的把公眾網的5G網絡搬到企業端是不合適的,需要針對企業網開發適配的新基站,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扁平化。
最后鄔賀銓表示,5G不僅為工業互聯網增加了可供選擇的接入模式,而且在5G工業模組的基礎上,融合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新型工控網關,會推動工業互聯網扁平化、IP化、無線化。實際上IT、OT的融合可以開拓5G應用的新空間。
5G本身就考慮了連接企業的需要,其也開拓了軟件定義、虛擬化、云化、IPv6、切片化等新應用支撐,面向公眾的5G to C的架構是可以支持企業外網的,還可以用切片的方式實現對高質量的鏈路支持來滿足特時需要,并不需要為了企業網專門建一個高質量的5G外網。
5G企業網的新架構加上新的工業網關,構建了工業互聯網的新格局,它可以增加我們國家在工業互聯網發展中的自主可控能力,進而有效推進產業數字化的轉型,賦能工業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