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信息技術導致產業結構發生劇烈變革,映射到教育領域,社會發展呼喚多元化、復合型、創新型人才,個體對教育的需求更加多樣與復雜,要求對教育目標、教師角色、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學習環境等進行全面變革。變革的方向,是呼喚教育公平、教育質量,呼喚對人性的尊重,要求突破傳統教育的整齊劃一,關注學習者的個性差異,為學習者提供多樣化的學習支持。作為教育對社會生產力的回應,基于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思維的智慧教育自然就成了這次教育變革的應然形態。
智慧教育作為信息時代教育發展的新形態,我們認為,是以現代教育理念為指導,以現代教育制度為保障,運用信息技術對資源配置、學習環境、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育評價和教育管理流程進行優化創新,通過數據導向為學習者提供豐富而有差異的學習體驗,從而真正實現每一個學生自由而充分的發展。其有以下五大特征:
一是先進的教育理念。順應民主、互動、探究、創新等互聯網精神,智慧教育倡導針對個體學習水平、性格、興趣、特長等個性特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理念。
二是基于技術的教與學。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將滲透于教育內容、學習環境、學習方式、教育評價與管理的各個環節。師生可以在技術賦能的環境中學習,教師需要學會通過技術手段創新教學,學習者將根據不同的學習稟賦獲得多樣化的學習內容、學習形式和學習評價支持。翻轉課堂、移動學習、泛在學習、混合學習等將成為常態。
三是與大數據同行。智慧教育基于豐富的數據挖掘和分析,可實現教學分析即時化、教學管理精細化;促進教育管理中人、財、物的按需精準配置,實現從基于經驗的決策到基于數據的智慧科學決策轉變。
四是實現自適應學習。通過智能感知、大數據、學習分析等技術,智慧教育可以根據個人的獨特信息推送個性化的教育,實現可定制的教與學。
五是催生了新的教育生態。智慧教育通過信息技術與教育的深入融合,形成優質教育資源的開放共享,形成規模化教育和個性化教育的有機結合,為每一個學生提供更好的人性關懷;通過教育管理變革構建現代教育治理體系,從而催生新的教育生態,讓學生通過技術獲取人生的成功和幸福。
智慧教育是“十三五”時期浙江教育信息化發展的目標。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浙江將通過以技術推動課程實現與提升、以技術提高學生認知水平、以技術增強學生學習內驅力、以技術改變教育供給方式、以技術提升教師專業能力、以技術推進教育精準管理等六條路徑,全面發展智慧教育。
普通高中選修課網絡課程、義務教育拓展性課程網絡課程、微課等將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課程選擇,滿足學校分層分類教學需求。人人擁有至少一種便捷可用的移動終端,校校建有錄播教室、學科教室和創新實驗室,實現數字校園向智慧校園的轉變,為走班教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打造有效的學習空間支持!伴_放接入、匯聚極致、按用付費”的智慧學習廣場,將為師生提供多樣、個性的教與學支持,并構建開放的教育服務供給新機制。云計算服務中心和教育大數據應用服務中心將加快精準管理的進程。網絡名師工作室、基于技術的教與學變革試點和網絡學習社區試點,將促進教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深刻變革。
西方有句諺語,“教育的本質,不是把籃子裝滿,而是把燈點亮”。當技術改變生產生活,當教育進一步回歸本源,智慧教育,就是點燃孩子們夢想之燈的催化劑,照亮人生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