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計算市場紅利驅動下,全球IT企業皆蠢蠢欲動,各行業巨頭陸續進駐云市場。作為一家全球知名的跨國科技公司,微軟的到來無疑在意料之中。不過,微軟此番大動作著實讓業界為之大驚。據外媒報道,微軟公司將重組全球銷售團隊,相關重點部門將予以合并,伴隨而來的還有規模性的裁員。
誠然,在互聯網下半場,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云計算究竟具有怎樣的獨特魅力,使得像微軟這樣不愁吃穿的科技大佬也為之“大動干戈”?
自2006年以概念的形式被首次提出以來,云計算歷經了十余年的發展。相較于傳統工業而言,云計算確實只能算是一個“新兵”。但作為新時代的一大新興產業而言,這個“新兵”的發育速度卻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
就近幾年來看,云計算可謂是大行其道,尤其是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數字絲綢之路”的構想被提出后,關于云計算的話題熱度持續攀升,云計算市場也隨之達到前所未有的規模。
根據IDC近日發布的跟蹤報告,今年第一季度,云計算IT基礎設施市場表現強勁,開啟了一個良好開端。該報告顯示,2017年Q1全球云基礎架構總收入達到80億美元,同比增長14.9%。
經濟效益是企業經營的目標和出發點,單從以上數據就不難看出,微軟不惜對自己“動刀”,重組押寶云計算的原因。而微軟自身所具備的優勢,就是保證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馳騁的重要助力。不得不承認,微軟的這些優勢無一不順應了當前云計算的發展趨勢。
在云計算基礎上 人工智能提供技術支持
面對海量數據,人工智能無疑是云計算提升數據處理效率的一大利器。對于云服務客戶而言,存儲和托管只是基礎需求,標準化的管理規劃才是其需求的重點所在,而人工智能技術就是提供這一規范化管理的重要技術支撐。
與其他人工智能平臺相比,微軟在這一方面具有超過20年的投入,深深扎根于人工智能以及機器學習領域。可以說,微軟長久以來所積累的經驗,尤其是在企業端的經驗,是其他企業平臺難以匹敵的。
混合云成主流趨勢 私有云有望卷土重來
而從云計算發展趨勢看,混合云是公有云與私有云的混合形態,是當前最適合云計算市場發展的主流趨勢。但從技術角度來看,近幾年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云服務商都在私有云的構建方面不斷加大投資力度,原本存在于私有云的諸多問題逐個被破解,加之公有云價格優勢的減弱,私有云有望“卷土重來”。
順應市場趨勢,微軟已經推出了企業級公有云平臺——Azure,以及私有云Azure Pack,在兩者基礎上,企業還可構建混合云環境。由此來看,無論是混合云、私有云、公有云,微軟可謂是面面俱到。
邊緣計算逐漸崛起 云與霧融合發展
盡管當前云計算技術已經可以處理相當數量的數據,但隨著聯網設備數量的飛速增長,數據量以及數據節點數將超出云端的集中管控范圍,伴隨而來的將會是巨大的安全風險。
作為云計算的延伸,霧計算將憑借集中式和邊緣式大數據處理的優勢,減輕云計算在數據傳輸以及信息獲取等多方面的負擔,同時保證信息交互安全。此外,霧計算也將給在降低相關的資源消耗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未來,云+霧計算的深度融合將成為物聯網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
事實上在2015年,微軟就連同幾大科技公司以及普林斯頓大學成立了OpenFog Consortium,即開放霧聯盟,旨在推廣和加快開放霧計算的普及。但關于霧計算的后續發展卻并沒有想象得那么樂觀。有人說,“云在天空飄浮,霧卻觸手可及”,其實如今的霧計算同樣遙不可及。霧計算這一金礦,還有待包括微軟在內的全球IT企業共同挖掘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