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于智能電視的議論又多了起來,這是因為很多選購了智能電視的用戶們發現智能電視在使用中并沒有那么暢順,某些應用操作起來復雜難懂,智能電視的“高智商”大多淪為擺設。
專家呼吁廠商不要盲目跟風生產,要為當前市場反映的問題找出解決方案,只有受到消費者喜歡并好用的產品,才能獲得市場的親睞,普及起來也將會更加輕松。
一、 智能電視很聰明 應用功能多
1、 聰明特征一:能聽懂你說話 語音遙控電視
隨著智能電視產品技術與性能的不斷提升,相關標準也將與時俱進,做出調整,蘋果、微軟和谷歌已相繼宣布推出和完善語音交互系統,表明以人機智能語音交互科技為首的“話時代”已經來臨,語音輸入替代傳統鍵盤輸入必將成為信息科技發展所不可逆轉的趨勢。新標準將把語音智能作為重要指標來評判。
語音識別技術,也被稱為自動語音識別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ASR),其目標是將人類的語音中的詞匯內容轉換為計算機可讀的輸入,例如按鍵、二進制編碼或者字符序列。與說話人識別及說話人確認不同,后者嘗試識別或確認發出語音的說話人而非其中所包含的詞匯內容。它最早使用在電話上,現在也被廣泛使用到智能電視中。
當前彩電市場上長虹、海信、三星、康佳、創維、TCL和三星等多個品牌所銷售的智能電視均已植入了語音識別功能;創維提供音量調節、頻道切換等基本操作。
目前,很多廠商推出的智能電視都支持語音控制。語音智能將成為真智能的重要標記,套用一句廣告詞“與其在假貨中找真品,不如在真品中挑精品”,消費者似乎可以從中找到選購真智能電視的標準必須有語音控制,這也就徹底斷了互聯網電視當智能賣的念想。
2、 聰明特征二:多屏互動 電視機+手機+平板電腦
多屏互動多屏互動所指的是,基于DLNA協議或閃聯協議、Miracast協議等,通過WIFI網絡連接,在不同多媒體終端上,如常見基于Ios,Android,Symbian等不同操作系統上的不同智能終端設備如手機,PAD,TV等之間,可進行多媒體(音頻,視頻,圖片)內容的傳輸,解析,展示,控制等一系列操作,可以在不同平臺設備上同時共享展示內容,豐富用戶的多媒體生活。
簡單的說,就是幾種設備的屏幕,通過專門的連接設備就可以互相連接轉換。比如手機上的電影可以在電視上播放,平板上的圖片可以在電視上分享,電腦的內容可以投影到電視上。是一種時下正在悄然興起的高級技術。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多屏互動在電視上得到應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云電視在操作方面上存在的問題,但是對于消費者而言,買了一臺電視很多人都不會在另去花錢選購其的附屬品。何時電視企業能將這寫與電視能進行互聯的附屬設備當作產品的標配,才能讓消費者真正的得到實惠。
3、 聰明特征三:應用商城 可下載安裝資源
應用商店是智能電視最重要的的特點之一,是智能電視的標志性功能。提起應用商店,大家可能第一時間就會想到智能手機的應用商城,智能手機已經出現多年,應用商城已經發展的非常成熟,不管是android系統、蘋果系統還是windows系統都擁有海量的應用軟件,基本上能想到的功能在智能手機上都已經可以實現。
在系統方面,目前市場上不同智能電視采用不同操作系統,給應用開發者帶來極大障礙,智能電視領域更是缺乏類似智能手機領域的平臺主導者。雖然一些主流電視廠商均發布了針對智能電視深度定制的操作系統,但無論是開發者數量還是應用數量,智能電視開發平臺都無法與智能手機開發平臺同日而語,不過應用商城也是智能電視的判斷標準之一。
為了更好的發展智能電視,中外彩電企業都自發的聯盟起來,通過研發新技術,新應用。外資方面創立Smart TV Alliance智能電視聯盟,我國則建立了中國智能技術聯盟。企業聯盟的目的在于推進智能多媒體技術應用程序商店,互聯互通,操作系統等核心規范標準,從而推進整個產業規范和快速發展。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從嚴格意義上來說,目前的智能電視更多是概念上的炒作,可以稱作‘多功能電視’,智能電視開放平臺目前還未真正成型。無論是IT廠商主導,還是家電廠商主導,要想在智能電視市場有所斬獲,均需在開放平臺的搭建上有更多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