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圖:與大象共舞
2011年,國內投影市場銷量創紀錄的突破了154.9萬臺,銷售額近113億元,這個數字在2012年將刷新到200萬臺,以及近130億元,中國市場亦成為了全球最大的投影市場之一。在全球市場,得益于微型投影產品和LED光源技術的推動,全球投影市場規模已經達到千萬臺級別,并渴望在2014年實現3700-4000萬臺的銷量,以及2200億元以上的銷售額。
乍一看,這是一個巨大的數字,但是如若和國內或者全球市場的經濟總量比較則只有九牛一毛:以全球范圍內最后關注的半導體產業為例,未來兩年總銷售額會上升到4000億美元——這只不過是全球經濟總量的0.5%左右。對比之下,投影產業的規模會給人之一種“不過如此”的感覺。
然而,就是在這樣一個“狹小”的產業里面,卻聚集了向戴爾、三星、LG、愛普生、索尼、日立、松下、NEC、宏基、聯想等等為數眾多的世界五百強企業,以及更多的或者知名、或者不知名的專業廠商。如果有這樣一個任務:讓一家小企業,在這個圈子里,完全憑借自己之力,利用十年時間,從默默無聞,發展成中國市場的第一,全球的第六,個別領域全球領先的企業,多數人都會說——這跟本不可能!
但是,就是這種高難度的任務,卻有人把它完成了。這個人就是雅圖,創造了中國民族投影界奇跡的雅圖!
雅圖:機會留給有心人
謝敬,雅圖創始人。1998年,他還是一個“熱血青年”。90年代,外資投影產品在國內市場的“高傲”姿態,觸動了這個青年人的熱血,其敏銳的目光也在“投影產業圈”中發現了巨大的商機。
雖說初生牛犢不怕虎,但是蜉蚍撼樹談何易!僅僅是解決“有與無”的問題,就需要跨越技術和資金兩道門檻;而真正推向市場還需要直面眾多世界巨頭的競爭、面對市場接納的考驗、面對批量生產、技術支持、渠道銷售、后期維護等等諸多困難……——那個時期,是雅圖最艱難的時期,但是憑借一股拼搏的氣勢和出色的產品體驗,雅圖人成功的在競爭激烈的投影市場上站穩了腳跟。
時間的腳步走到了2007年,雅圖迎來了一個機會。
2006年,國內顯示巨頭TCL與世界投影業“老大”美國富可視合資的斯曼特微顯公司面臨經營困境,被迫出售。如果能夠收購這家企業,雅圖會得到市場、渠道、產能、技術:但是,這四個層面斯曼特的規模都超過當時的雅圖不少——蛇吞大象談何容易。另一方面,國際上明基對西門子手機的收購、TCL對湯姆遜電視的收購、甚至聯想對IBM PC 的收購,結局都不令人滿意。
在成功的先例乏建的情況下,雅圖應該小蛇吃大象嗎?但是業界和輿論界質疑之聲遠大于支持之聲。不過,這沒有嚇到雅圖:清醒的頭腦讓雅圖意識到,這次的機會千載難逢。金融危機的壓力、美國人玩不轉的東西,不意味著我雅圖、我們中國人就不行。
借助這次收購,雅圖首次打入歐美和海外市場。雅圖的銷售網絡鋪到了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9年擴張國內銷售系統,讓雅圖在國內銷售渠道上取得前所未有優勢。也就是在這一年,國內最大的分銷巨頭神州數碼主動找上雅圖,成為其國內總代理。08年開始,雅圖海外市場銷售額連續保持100%的增長:10萬臺、50萬臺、百萬臺,直到現在的300萬、500萬的目標,雅圖實現了一個“中國制造”的飛躍。
對全球最大的投影廠商富可視的全球最大的投影基地的收購和盤活,體現了雅圖的膽量、更體現了雅圖的實力。一套先進的設備、巨大的生產線,并不是對于所有人都是一筆財富:否則富可視也不會將其出售。一個企業,真正依靠的不是生產線上購買了多少先進設備,而是依靠工廠能夠產出怎樣的產品。
盤活收購來的資產,雅圖注入了自己的管理、經營理念,更注入了自己的技術積淀。同時,雅圖更是審時度勢的迅速轉變原有工廠的定位:背投產品,轉而主攻商務和教育性前投影產品。并改變其專注DLP一種技術的格局,在LCD、LCOS、DLP、微型投影多條產品線、技術路線同時突進,以求滿足不同客戶的差異需求。
機遇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如果不是雅圖多年的辛苦打拼、不是雅圖深厚的積淀、不是雅圖正確的戰略選擇——一次蛇吞象的游戲,就不會是一次成功躍升的機遇,而更可能是艱難的沼澤、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