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品牌出手搶占“話語權”
目前在智能電視領域,海外品牌如三星、東芝、LG,國內廠商如康佳、海信、聯想等紛紛都在大展拳腳,且電視被冠以的名稱也是五花八門,各種“云電視”、“3D智能電視”、“超級智能電視”讓消費者不禁犯了迷糊,不知云里霧里。其實各品牌有如此多的動作,為的就是在智能電視這一領域爭奪話語權。
微軟全球副總裁張亞勤說過,目前的電視市場就好比5年前的手機市場。iPhone當年的橫空出世引發(fā)了手機行業(yè)的變革,讓原本一個單純的通訊工具搖身一變成為了綜合性的信息工具。而一直以來都有消息盛傳,今年年底蘋果將會推出自己的智能電視Apple TV,一些業(yè)內人士認為這很可能會對國內初步成形的智能電視行業(yè)造成沖擊,甚至會對智能電視業(yè)已形成的行業(yè)規(guī)則進行顛覆,對此,陳躍華表示自己對國內智能電視行業(yè)的發(fā)展走向有信心:“其實,蘋果電視的技術已初見端倪,自認為國內電視制造業(yè)還是能夠把握技術發(fā)展趨勢,所以沒必要對蘋果電視過于擔心!
得人心有待人性化設計
在業(yè)內炒得火熱的智能電視概念,實際上在消費者看來并不明朗。據了解,目前智能電視只是些追求技術享受或年輕家庭心頭好,而多數消費者在選購電視機時首要考量的還是電視的基本功能,比如屏幕清晰度、外形美觀等,畢竟人們只有對產品概念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在體驗過產品所帶來的便利之后,才會產生購買的欲望;叵胫悄苁謾C的成功變身,就是勝在應用性強這一點上,誰能讓產品有效、易用,誰就贏得了未來的市場。傅盛認為電視行業(yè)同在此理,所以要格外重視交互設計,使產品更為人性化:“比如智能電視的遙控按鍵,至少要比傳統PC的鍵盤按鍵大,因為電視是一家老小都會使用的產品,所以在追求技術與美觀的同時,還需要更為易用。”
除了硬件設計方面,廠商在電視應用內容上也考量到電視是由一家人共享的這一產品特性,三星今年新推出的Smart TV就針對用戶對電視的多樣化需求,新增了家庭故事、兒童專區(qū)和家庭關照等服務項目,讓電視真正成為家庭娛樂和溝通的中心!耙浴彝ス适隆癁槔,它為一家人提供了照片分享、生活提示便利貼等功能,由于這些服務都是基于網絡存儲,所以即使處于異地,只有有連接網絡的終端設備,親友之間就可分享同一張照片所帶來的喜悅。”三星電子中國總部彩電營銷部盛一芮說。
傳統電視的盈利模式是廣告加用戶收費,但實際上愿意為電視付費的用戶并不在多,大多數的國內觀眾對于電視付費還是稍顯“吝嗇”。智能電視由于運營內容的改變,整個電視產業(yè)再單純依靠廣告收入似乎有所力不從心,相信收視內容與習慣的改變,會對電視產業(yè)鏈提出新的挑戰(zhàn),那么未來的智能電視商業(yè)模式該如何搭建呢?陳躍華表示消費者最看重的莫過于服務體驗:“比如在電視上搭載游戲模式就深受用戶歡迎,另外康佳還開展了銀聯支付功能,據數據顯示,第一個通過康佳電視使用銀聯支付功能的是位來自東北的用戶,他在電視上支付了自家的水電費!标愜S華也表示萬事開頭難,在初始階段為用戶免費提供良好服務,不失為一個好的開端。的確,商家從便民角度出發(fā),讓用戶體驗到優(yōu)質服務,久而久之,自然會有消費者來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