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看電視時想要換臺或者調聲音大小,無需任何遙控動作,電視機便能自動讀懂用戶腦海中的想法并執行指令。這看似只存在于科幻小說的場景,其實離我們的生活并不遙遠,現今市面上的智能電視可以識別用戶的手勢及語音操控,電視內容也不再是單一的電視臺節目單,觀影感受也由被動的電視觀看轉為人機互動式的娛樂影音享受。但是,從云電視到3D電視,再到智能電視,各種五花八門的概念讓消費者多少有些霧里看花,遲遲不敢下手。概念火,并不一定就代表消費者買賬,畢竟人們換一臺新電視機的慎重度遠高于換一部新手機,所以在電視行業想要就新概念做出成就,還需商家多些心思多些耐心,多從用戶角度出發,畢竟守得云開才見月明。
手持一部遙控器端坐在電視機前的人群,如今在逐步減少,且年輕受眾群的流失尤為嚴重,他們寧愿選擇在電腦前花掉一整天的時間,也不會坐在沙發看上一個小時被廣告穿插得七零八亂的電視劇,確實,電視機里的節目如果在網上都能找到,并且想看什么、什么時候來看都可以自己做主,那么電視本身還存在什么吸引力?對于這個問題,電視機廠商當然不會坐以待斃,如何重塑觀者的電視瀏覽習慣,將人們重新拉回電視屏幕前成為他們的思考重點。在2012國際消費電子展會上,“智能電視”可謂是最熱的關鍵詞之一,不僅如三星、聯想、東芝、LG等眾多廠商紛紛展示了最新的智能電視成品,且各廠商也把智能電視作為本年度數字方案的核心。目前的智能電視除了有豐富的APP應用之外,還采用了語音控制、手勢控制甚至是面部識別功能,比如三星今年推出的Smart TV就運用了這些智能互動技術,用戶只需輕松說一聲“你好,電視”即可打開電視的語音控制功能,據了解,這項功能是通過內置攝像頭和麥克風對正在產生動作或發出聲響的前景物體進行識別。可以說,未來電視的發展方向之一,就是擺脫遙控器的“牽絆”,那種翻遍客廳角落尋找遙控器的場景也許以后都難以尋覓。
倘若家庭聚會身處嘈雜環境,那該如果保障電視順利執行指令?面對這一疑慮,三星電子中國總部彩電營銷部任一表示,早在設計之初就已考慮到這個問題:“嘈雜時不方便進行語音或手勢控制,這個時候可采用智能觸摸遙控器進行遠程操控。”此遙控器并非傳統意義上的遙控器,在智能電視的發展趨勢中,未來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皆可隨時化身成為電視的“遙控器”,比如聯想ideatv K91就可通過樂Phone或樂Pad進行遙控,此外,這些不像遙控的遙控器還能實現跨屏操作,可讓文件在不同設備中進行共享。
雖然人們花在電視上的時間變少,但并不能就此抹殺電視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性,就如同金山網絡CEO傅盛所言:“實際上,電視在家庭中的地位依然至關重要,基本上現在客廳的設計還是圍繞電視展開,就像電視墻設計至今仍是客廳裝潢時關鍵的一筆。”確實,電視是維系家人感情的一大紐帶,每日工作結束回到家里,一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觀看節目可以說是是家庭娛樂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電視機的發展方向不能局限于節目觀看這一點,就如同幾年前,手機借從通訊設備向信息工具轉身這一契機實現了質的突破一樣,電視機也在這一股智能浪潮尋找自己新的定位。對于電視機產業的發展前景,康佳集團總裁陳躍華表示自己報以樂觀的態度:“智能電視不同于人們傳統印象中的電視,它的發展方向是成為家庭生活中的一個好幫手,絕非只是一個節目收視的工具。”
電視變革最初是從內容上入手,比如增加視頻點播、瀏覽新聞、安裝游戲等,但如今電視機的“野心”不再局限于此,它試圖將各種家用設備串聯起來,實現內容分享交互,從而建立數字智能化家庭,也就是說,到那個時候只需坐在客廳動動手指遙控電視,就可遠程操控微波爐、洗衣機、電腦甚至是家庭安防系統的運轉情況。電視機這一發展趨勢也是從人們的使用需求出發,“現今人們對于觀看電視頻道的需求的確是在下降,這也說明了未來電視的發展不能局限在此。”數字家庭“大腦”這一定位清晰,但如何走好這條路仍需探索,金山軟件兼金山云CEO張宏江對此表示,“如何打通平板、手機等智能移動設備與電視機的連接脈絡,是研究智能電視發展方向時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相比其他智能終端,智能電視的起步相對較晚,由其終控的數字智能家庭在現階段也只是人們的一個美好期盼,但目前首先需要的是,消費者能給智能電視一個初露鋒芒的表現機會。而實際上,人們在決定把一臺智能電視搬回家里時,仍然會有些許顧慮。智能電視功能變強,是否對家庭現存的各項硬件條件提出挑戰?比如,一些人就擔心手機、平板等移動終端的屏幕分辨率與電視屏不匹配,當手機拍攝的圖片放大數倍,在電視屏幕上顯示時畫面模糊會影響觀賞效果。對此,傅盛表示人們無需為此而擔心:“人們對電視,特別是高清電視的分辨率普遍存在誤區,認為其對圖片分辨率的要求過高,但實際上就拿新一代iPad來說,它拍出的圖片分辨率是高于市面上現存的高清電視的。人們之所以認為電視屏幕清晰,是因為電視上所運行的基本上都是動態視頻,這與靜態圖片的分辨率是兩個概念。”對于有的人認為智能電視會對家庭網速提出較高要求,傅總認為這也不會成為一道難題,更何況目前全國各大城市都在免費升級網速,這對于各項家庭新型終端的應用都是一個不錯的消息。
目前在智能電視領域,海外品牌如三星、東芝、LG,國內廠商如康佳、海信、聯想等紛紛都在大展拳腳,且電視被冠以的名稱也是五花八門,各種“云電視”、“3D智能電視”、“超級智能電視”讓消費者不禁犯了迷糊,不知云里霧里。其實各品牌有如此多的動作,為的就是在智能電視這一領域爭奪話語權。
微軟全球副總裁張亞勤說過,目前的電視市場就好比5年前的手機市場。iPhone當年的橫空出世引發了手機行業的變革,讓原本一個單純的通訊工具搖身一變成為了綜合性的信息工具。而一直以來都有消息盛傳,今年年底蘋果將會推出自己的智能電視Apple TV,一些業內人士認為這很可能會對國內初步成形的智能電視行業造成沖擊,甚至會對智能電視業已形成的行業規則進行顛覆,對此,陳躍華表示自己對國內智能電視行業的發展走向有信心:“其實,蘋果電視的技術已初見端倪,自認為國內電視制造業還是能夠把握技術發展趨勢,所以沒必要對蘋果電視過于擔心。”
得人心有待人性化設計
在業內炒得火熱的智能電視概念,實際上在消費者看來并不明朗。據了解,目前智能電視只是些追求技術享受或年輕家庭心頭好,而多數消費者在選購電視機時首要考量的還是電視的基本功能,比如屏幕清晰度、外形美觀等,畢竟人們只有對產品概念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在體驗過產品所帶來的便利之后,才會產生購買的欲望。回想智能手機的成功變身,就是勝在應用性強這一點上,誰能讓產品有效、易用,誰就贏得了未來的市場。傅盛認為電視行業同在此理,所以要格外重視交互設計,使產品更為人性化:“比如智能電視的遙控按鍵,至少要比傳統PC的鍵盤按鍵大,因為電視是一家老小都會使用的產品,所以在追求技術與美觀的同時,還需要更為易用。”
除了硬件設計方面,廠商在電視應用內容上也考量到電視是由一家人共享的這一產品特性,三星今年新推出的Smart TV就針對用戶對電視的多樣化需求,新增了家庭故事、兒童專區和家庭關照等服務項目,讓電視真正成為家庭娛樂和溝通的中心。“以‘家庭故事’為例,它為一家人提供了照片分享、生活提示便利貼等功能,由于這些服務都是基于網絡存儲,所以即使處于異地,只有有連接網絡的終端設備,親友之間就可分享同一張照片所帶來的喜悅。”三星電子中國總部彩電營銷部盛一芮說。
傳統電視的盈利模式是廣告加用戶收費,但實際上愿意為電視付費的用戶并不在多,大多數的國內觀眾對于電視付費還是稍顯“吝嗇”。智能電視由于運營內容的改變,整個電視產業再單純依靠廣告收入似乎有所力不從心,相信收視內容與習慣的改變,會對電視產業鏈提出新的挑戰,那么未來的智能電視商業模式該如何搭建呢?陳躍華表示消費者最看重的莫過于服務體驗:“比如在電視上搭載游戲模式就深受用戶歡迎,另外康佳還開展了銀聯支付功能,據數據顯示,第一個通過康佳電視使用銀聯支付功能的是位來自東北的用戶,他在電視上支付了自家的水電費。”陳躍華也表示萬事開頭難,在初始階段為用戶免費提供良好服務,不失為一個好的開端。的確,商家從便民角度出發,讓用戶體驗到優質服務,久而久之,自然會有消費者來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