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8年9月23日發布至今,佳能5D Mark II不知不覺已經熱賣近4個年頭。面對競爭對手,5D Mark II一直在熱賣,從未被超越。不過,新發布的佳能5D Mark III卻面對一個有史以來最強大的競爭對手——尼康D800。由于D800高達3630萬的像素遠勝于5D Mark III的2230萬像素,因此在最近隨處可見的分辨率對比測試中D800大勝對手,由此讓一些用戶認為D800打敗了5D Mark III。
無法否認,在分辨率上,5D Mark III確實敗給了D800,但以此認為D800打敗了5D Mark III太過以偏概全。要知道像素僅是一個環節,其他諸如對焦能力、高感光度成像能力、連拍速度、操控性等也是衡量單反優劣的重要標準,如果真要對這兩款單反有一個公正客觀的對比,則不能忽略上述所有條件。
細節
佳能5D Mark III采用鎂合金機身,具有防水滴防塵性能。5D Mark III的機身尺寸為152×113.5×75毫米,重約810克,與5D Mark II相比變化很小。5D Mark III采用顯示效果出色的3.2英寸104萬像素的液晶屏,依然沒有內置閃光燈。
5D Mark III終于不再只支持CF卡,改為CF/SD雙卡插槽設計,并且支持SDHC存儲卡和SDXC存儲卡。接口方面除了音頻/視頻輸出/數碼端子,還具有HDMI mini輸出端子、外接麥克風輸入端子、耳機端子、遙控端子以及無線遙控。
拿到5D Mark III之后,可能有的用戶會想:5D Mark III的外觀與5D Mark II相比改變大嗎?與相同檔次的尼康D800的外觀又有什么不同呢?下面我們來揭曉答案。
5D Mark III與5D Mark II外觀對比
機身背面:5D Mark III主要的改變是新增一個RATE(評分/保護)按鈕,開關移至機頂左側的模式轉盤處
機身側面:從這兩個角度可以看到5D Mark III的握持設計有明顯改變,由此帶來了更好的握持感
佳能5D Mark III和5D Mark II的機身尺寸幾乎一樣(5D Mark III為152.0×116.4×76.4毫米,5D Mark II為152×113.5×75毫米),重量也差不多(5D Mark III為860克,5D Mark II為810克),但5D Mark III機背的液晶屏尺寸和像素略有增加(5D Mark III為3.2英寸104萬像素,5D Mark II為3英寸92萬像素)。
5D Mark III與D800外觀對比
機身背面:二者均采用3.2英寸液晶屏,但D800為92萬像素,5D Mark III為104萬像素
尼康D800的機身尺寸為146×123×81.5毫米(寬×高×厚),重約900克;佳能5D Mark III的機身尺寸為152.0×116.4×76.4毫米,重約860克。整體比較之下,D800比5D Mark III略微厚重一些。此外,D800具有內置閃光燈,5D Mark III則沒有配置。
佳能的主菜單非常好用,相比尼康單反主菜單的密集,佳能的主菜單更為簡潔,使用起來更方便些。
主菜單
新增多重曝光/HDR(高動態范圍)功能
5D Mark III支持7種尺寸的短片拍攝
5D Mark III支持7種尺寸的短片拍攝,其中包括低壓縮的1920×1080尺寸
快速設置(Q)界面
電子水平儀
靜音控制/自定義控制按鈕界面
5D Mark III新增靜音觸摸盤,在拍攝短片時設置曝光補償和光圈,不會再如以往那樣容易弄出很大的噪音,從而影響短片效果。接下來我們用視頻來詳細介紹這項新功能。
靜音觸摸盤的原理和觸摸屏是一樣的,只是觸摸感應器的位置不在液晶屏而在位于機背液晶屏右側的速控轉盤內,如下圖:
通過在速控轉盤內內置觸摸感應器,速控轉盤同時也就成了觸摸盤。在拍攝短片時,通過觸摸盤設置曝光補償和光圈,只要操作得當,可以完全避免操作噪音的干擾,但是機內的噪音(光圈變化時依然會有噪音)并不能完全消除。注:觸摸盤只在拍攝短片的時候可用。
視頻解析靜音觸摸盤
全高清實拍短片截圖:
這組樣片在陽光充足的環境下拍攝,全部采用ISO 100和自動白平衡。
這組樣片在室內弱光環境下采用高感光度拍攝。
這組樣片在夜晚采用高感光度和固定機位采用低感光度長時間曝光拍攝。
其實,如果能仔細看完評測內容,則對于佳能5D Makr III與尼康D800孰優孰劣的結論早已在各位心中。那么,就讓我來總結一下,看看與你心中所想是否一致。
拋去一些花哨的功能不談,我主要從本文開頭所提到的五點(分辨率、對焦能力、高感光度成像能力、連拍速度、操控性)進行總結:
分辨率
毫無疑問,D800在這一環節完勝5D Mark III,原因正是得益于D800高達3630萬像素的傳感器。
對焦能力
在這一環節,5D Mark III無論是對焦點的絕對數量和十字型自動對焦點數量都比D800多。最重要的一點,佳能的高精度對焦可以對應F2.8光束(5D Mark III中央5個對焦點為雙十字型,可對應F2.8光束實現高精度對焦),而尼康只能對應F5.6光束。這意味著使用F2.8大光圈拍攝時,只有佳能才能達到高精度對焦。
高感光度成像能力
D800的高像素換來了無與倫比的細節表現力,但同時也造成高高光度控噪能力一般,導致可用感光度范圍只能達到ISO 50-800,而5D Mark III的可用感光度范圍達到ISO 50-3200。
連拍速度
5D Mark III為6張/秒,D800為4張/秒。
操控性
對于相機的操控性,這是一個非常主觀的東西。用佳能的當然會覺得佳能的操控方便,用尼康的又會覺得尼康的好用。所以我想說的并不是誰的操作更方便,而主要從菜單布局和一些細節功能來說明。我認為佳能單反的主菜單(MENU)布局更為合理,找起來相對容易,這點我相信即使是尼康用戶也不會否認吧?尼康單反密集的主菜單常常讓人為了找某個功能而抓狂,我想這并非個例。
此外,5D Mark III最讓人稱贊的一點是加入了靜音觸摸盤。用單反拍攝過視頻的用戶相信都遇到過這樣的難題:在視頻拍攝過程中想改變曝光補償和光圈大小,結果一轉動撥盤機身就會出現輕微的晃動,更倒霉的是還把撥動撥盤的聲音給錄了進去。靜音觸摸盤有效的解決了這個難題,但并不是說靜音觸摸盤解決了鏡頭光圈變化時帶來的細微噪音。在評測中我們已經說過,這是由于鏡頭內的機械結構所導致的,目前能從源頭上解決這個難題的只有松下和奧林巴斯開發的電動變焦鏡頭。
總結:
5D Mark III的升級都非常實用,相信5D Mark III沒有追求更高的像素也是為了平衡,畢竟追求高像素會導致高感光度性能下降,并且真正用到高像素的用戶群體也相對較少。那么,為什么現在D800的勢頭似乎勝過了5D Mark III呢?我想還是因為像素的概念在用戶心中扎根太深,難免讓人先入為主。其實,5D Mark III和D800都有各自的優缺點,兩款單反都不完美,說誰打敗了誰都有些以偏概全。所以聰明的做法是先了解5D Mark III和D800各自的優劣,再根據自身的需求進行選擇,這才是智者之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