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蘋果即將發布Ipad3和宇順電子獲得中興通訊23億觸摸屏大單的消息,讓去年整體跌幅位居第二的觸摸屏概念股一夜之間仿如打入了兩劑強心劑。在宇順電子連拉6個漲停的示范效應下,深天馬、超聲電子、萊寶高科等觸摸屏概念股也蜂擁而上。數據顯示,2011年全球觸摸屏市場規模達12億片,同比增長60%,營業額超過130億美元,同比增長90%。預計未來3年智能手機將以年均43%的速度增長,從而帶動觸摸屏強勁增長。不過,需要提醒投資者注意的是,A股市場中的觸摸屏概念股跟蘋果產品基本不沾邊,其產品多是中低端觸摸屏,客戶多集中在中興通訊、華為、聯想等國產品牌。
隨著觸摸屏的發展,電子消費品迅速進入到“指”點江山的時代。中國觸摸屏企業亟需提升產品質量和技術含量,才能不過多的失去這個江山。
沉浸“大單”幻覺下半年觸摸屏行業面臨大壓力
在2011年良好的銷售勢頭下,中興智能終端在2012年的確增長目標比較大,所以,宇順電子和超聲電子才能從中興通訊處有大單可獲。
伴隨著宇順電子和超聲電子來自中興通訊的大額訂單和蘋果公司第一財季超預期的業績表現,觸摸屏概念股聞風而動。但卻遭到質疑認為觸摸屏概念股的飆漲是無業績支撐的炒作。
不可否認,蘋果旋風下的指尖時代已經來到,觸摸屏理應迎來行業春天,卻為何遭到業績質疑?熱鬧的觸摸屏概念究竟是否虛假繁榮?
大單激活行業興奮度
進入2012年,超聲電子和宇順電子先后公布了從中興通訊獲得大額訂單的好消息,帶動觸摸屏概念股集體起舞,奪人眼球。繼而,在一片形勢大好之下,歐菲光趁勢拋出15億募資計劃欲投觸摸屏項目。
觸摸屏行業與消費電子產品產業鏈息息相關,某一上市公司出現巨額訂單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反映整個行業的景氣度。事實上,消費類電子設備上市公司頻頻業績報喜即凸顯了當前消費電子行業已經穿越周期的形態,由于消費電子產品連續兩年持續增長,使得提供關鍵電子材料、電子設備、零部件的上市公司獲得“井噴式”需求。
從中興通訊給觸摸屏公司的訂單數量似乎可以窺見中興通訊2012年的增長目標之大。研究機構Gartner上周三發布2011年第四季各家廠商手機銷售報告。報告顯示,中興通訊在銷量榜上超越LG,成為全球第四大手機廠商。諾基亞、三星和蘋果占據了銷售榜的前三甲。除了中興通訊,本次還有2家中國廠商進入銷售榜前十,它們是華為和宏達電,分別排在第六位和第八位。
在2011年良好的銷售勢頭下,中興智能終端在2012年的確增長目標比較大,所以,宇順電子和超聲電子才從中興處有大單可獲。
整條產業鏈都似乎因為智能終端的普及、因為指尖時代的到來而活躍起來。國信證券2月15日發布觸摸屏行業研究報告稱,預計觸摸屏手機未來三年的復合增長率將達27.58%。產品性價比較高的國內品牌手機廠商、宇龍酷派等將會受益于國內電信運營商的終端推廣策略,相關公司的觸摸屏供應商將會受益。
競爭加劇普遍業績不佳
然而,喧囂的背后,大單卻不會為觸摸屏為主業的公司帶來相應的大利。
事實上,縱觀多家主業與觸摸屏相關的上市公司已披露的2011年年度業績預告,除方興科技凈利潤增幅超七成外,多家公司業績增幅在40%以下,個別公司甚至出現業績大滑坡。觸摸屏行業普遍業績不佳。
在2012年,高端智能機在中國3G手機市場的總體銷量占比不會大幅提高,而2000元以下的3G智能手機將在國內受到更廣泛的歡迎,其中千元智能機將占3G手機市場份額六成以上。這意味著,千元智能機在2012年仍將是國內運營商爭奪的重要市場。
2012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將達到1億部,同比增長94%。華創證券TMT高級分析師李怒放也向本報記者指出,觸摸屏公司的主要客戶華為、聯想、中興,今年出貨量將有較大的提升,2012年中低端智能機放量可期,但競爭也將進一步加劇。
國內主要觸控上市公司為信利國際、超聲電子、宇順電子、萊寶高科、歐菲光、華映科技等,多以G/G式電容屏為主。李怒放告訴記者,相比而言G/G的靈敏度更好,而G/F/F出貨快、成本低。他認為,隨著主要廠商產量快速釋放,這一市場的競爭也將加劇,價格下滑不可避免。
觸摸屏公司也都感受到了行業競爭的加劇。因巨額訂單而股價一飛沖天的宇順電子在其2011年三季報中就曾表示,因國內外經濟形勢不太穩定,市場競爭加劇,2011年液晶顯示模塊銷售收入同比出現一定幅度的增長,但成本費用上升較快,預計經營業績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滑,預計凈利潤變動范圍在下降30%至增長20%之間。
萊寶高科也表示,雖然中大尺寸電容式觸摸屏項目投產帶來一定程度的業績貢獻,但行業競爭環境更趨復雜,消費類電子產品市場需求不確定性增加,市場需求波動和行業競爭加劇,主導產品降價幅度較大,給公司經營及產品銷售帶來較大挑戰。
在歐菲光趁勢推出的非公開募資方案中,公司也指出,基于對未來觸摸屏市場的巨大潛力,許多廠商紛紛開始進入該領域,市場競爭日漸激烈。
而歐菲光業績快報顯示,公司去年盈利僅2254.88萬元,較上年同期的5508.88萬元下降幅度達56.71%。此前公司在去年三季報中預測下滑幅度更是達到七成,后由于南昌全資子公司收到政府的營運補助1000萬元,由此得以向上修正業績。
下半年國內廠商將面臨壓力
2011年的業績已無支撐,而整個觸摸屏行業廠商更要面對2012年下半年的壓力。
觸控技術演進加快,下半年國內廠商將面臨壓力,TOL、G1F產品去年陸續面世,上半年將是良率提升和產能建設的周期,一旦下半年形成產能,將對市場結構產能沖擊。TOL、G1F在原材料成本上具有優勢,良率提升后將進一步壓低現在市場上G/G、G1F的價格,并使得臺灣G/G過剩的產能擠向大陸,沖擊中低端智能機的產業鏈結構。
新技術路線觸摸屏產品大規模代替成熟技術路線產品也是觸摸屏公司有可能面臨的一大風險。
由于中低端智能手機持續放量將使得智能手機的平均價格2012年大幅降低,價格變動趨勢將傳導至器件價格變化,有可能導致器件廠商毛利率承壓。
處于產業鏈利潤低端的中國電子制造業究竟能從觸摸時代的盛宴中分得幾杯羹?就從宇順電子23億大單的利潤來直觀感受吧:據業內人士根據中標產品的實際情況測算,即使樂觀來看,該筆23.05億元訂單共計能為宇順電子貢獻不足5000萬元的凈利潤。
如此大單,究竟是可喜還是可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