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該文件顯示,我國物聯網產業目前已經初具基礎,產業鏈和產業體系初步形成,應用領域不斷拓展。目前,我國物聯網在安防、電力、交通、物流、醫療、環保等領域已經得到應用,且應用模式正日趨成熟。據不完全統計,我國2010年物聯網市場規模接近2000億元。工信部預測2015年我國物聯網市場規模將超過5000億元,預計未來5年CAGR(年復合增長率)將超過30%。易觀國際(微博)數據表明,2010年物聯網在安防、交通、電力和物流領域的市場規模分別為600億元、300億元、280億元和150億元,預計到2015年將分別增加到1500億元、1000億元、1100億元和650億元。
種種跡象和預測表明,十二五時期將成為我國物聯網由起步發展進入規模發展的新階段。這一新階段的重要特征,在于物聯網發展的主要驅動力不再僅僅依靠政府的大力投資,而是更多地依賴市場這個“看不見的手”,應用驅動將成為“十二五”物聯網發展的主旋律。
農產品溯源將成突破口
在食品安全幾乎人人自危的今天,今年的中央1號文件把農業科技和食品安全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決心突破體制機制障礙,大幅度增加農業科技投入,推動農業科技跨越式發展,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繁榮注入強勁動力。其中對農產品安全的溯源技術、研究農產品電子標識以及物流網絡構建技術及應用,必將為相關物聯網行業帶來廣闊的市場空間。
牲畜溯源管理體系是國家“畜牧法”的要求,此次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在農產品方面也同樣要建立溯源技術體系。而RFID標簽溯源技術是解決溯源技術體系的極佳方案。根據農業部2009年發布的農業畜牧業數據,我國每年出欄的生豬7億頭、羊5億只、牛500萬頭,每年僅豬、牛、羊加掛電子耳標就能帶來13億只的電子標簽市場,若畜禽類加掛電子標簽,每年將新增100億只電子標簽的潛在市場需求。在“瘦肉精”事件被央視去年“3·15”晚會曝光以來,農業部等九部委聯合開展的專項整治行動中,強調對牲畜源頭、養殖、收購販運、屠宰、加工、流通餐飲和進出口等7個環節進行全程監管,而這正是RFID技術的強項。
車聯網應用帶來巨大商機
對于新興的汽車行業而言,信息化來自內外兩個方面,無論是汽車生產和銷售企業自身的信息化水平提升,還是通過為汽車搭載的信息化系統面向個人駕駛者用戶提供車聯網服務,都將是物聯網行業中潛力巨大的商業機遇。
有預測顯示,2012年全球汽車銷量為7770萬輛,而中國市場就將占據其中的1790萬輛,成長率高達16%的汽車行業在整個產業鏈條的每個環節都需要信息化體系進行梳理。目前,IT已經涉及整個行業的各個產業鏈之中,成為汽車企業加強管理、提高競爭力、擴大產能、提升研發水平及增強運營效率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而在汽車自身的車載信息化系統上,2012年也將迎來發展的新階段。在這一階段,更多位置服務的應用甚至后臺數據的分析整理將會被引入,為客戶提供更好的駕駛體驗,第三代車載信息系統還會更多地結合移動互聯網,為駕駛者提供真正意義上的“車聯網”體驗。
而只有實現了汽車產業鏈條中包括產銷環節、公共交通管理部門和車聯網方案商等不同環節的整合,并在這一過程中碰撞出新的商業模式,才能說真正實現了整合LBS服務、數據分析與挖掘、移動互聯甚至云計算在內的車聯網平臺。
智慧城市建設引領潮流
北京市政府日前宣布,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技術將助力社區快速智能化。據了解,北京市將全面推進智能服務項目在社區公共服務和家庭中的應用,通過在社區公共場所統一配置可視對講、安保監控、周界報警、電子巡更、綜合布線、集中抄表、能源管理、停車場管理、車輛出入身份確認、IC卡電梯控制、公共廣播、物業管理、社區電子商務等系統,努力實現全市智能化數字社區全覆蓋,充分運用物聯網等新技術,提升社區智能化服務管理水平,并建設一批智慧社區示范點,讓市民生活更安全、更幸福。
這只是近兩年來全國各地全面開展智慧城市建設的一個縮影。近兩年來,我國地方政府公開宣稱以智慧城市為發展理念的城市有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佛山、南京、沈陽、武漢、合肥、成都、寧波、昆明、無錫、昆山、富陽、雙流等。智慧城市一般包括了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建筑、智慧家電等內容,這些“智慧”的實現都離不開物聯網技術的深度應用。
專家指出,未來我國物聯網發展的關鍵是以城市應用發展為重點和突破口,加快推進物聯網的建設和運營管理機制、商業模式推廣以及產業化發展等。利用“智慧技術”建設“智慧城市”是解決城市管理和服務過程中面臨的各項難題的有效手段,而物聯網恰是智慧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物聯網被看做智慧城市的重要環節,成為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環節。
從物聯網本身的發展路線看,初具規模的物聯網產業越來越依賴于市場需求和應用規模作為新的驅動力,也就是說,物聯網正在進入一個運營挖掘價值的新時代。在這個新時代,電信運營商不可錯過機遇,應充分發揮其網絡資源優勢,以打造綜合統一平臺和推出殺手級應用為方向,成為物聯網產業的主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