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必然”:智能電視更是行業發展的自然選擇
無論是“四屏一云”,還是“PC+”聯想都已經把智能電視放在了自己的戰略產品位置之上——雖然這條產品線短期內不能盈利,甚至虧損還會擴大!
據調研數據表明,截止2012年底,國內彩電市場智能電視的全年銷售比例將達到30%,而年底局部階段的銷售比將突破40%,智能電視產品進入普及化階段。而這距2010年三季度智能電視首次上市僅兩年的時間。因此,如果要進入智能電視這個嶄新的市場,無論什么企業都必須具有“時不待我”的緊迫感。
智能電視產品,從應用角度看和電腦沒有什么差異:操作系統、軟件、依賴于網絡的應用……都和電腦相似。尤其是在依賴于軟件和網絡的互動應用上,智能電視和傳統彩電的差距,要比和PC更大。而在看不到的硬件上,CPU、內存、半導體存儲器、液晶顯示器,智能電視和電腦也非常相似。
如若與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比較,智能電視則可稱為“放大版”:CPU、OS,軟硬件的核心是完全一致的。在應用功能上的差異,則主要體現在一個是強調移動性,另一個則強調大屏幕的震撼力!,這種應用差異并不反映任何主要的核心技術的區別。
聯想,作為國內市場第一的電腦品牌,第二的智能手機品牌,如果不在智能電視上有所成就,那才是一件“令人”意外的事情。四屏融合,三網融合。未來的電腦、電視和手機應用的互通、交流與協同是無法避免。產業交織發展,必然要求任何想做強做大的企業,都要建立完整的產品線和消費體驗供應體系。
因此,在聯想電視上這件事情上,看到智能電視是一個“可以”挖掘的巨大金礦只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層面;更深層次的行業規律是“智能電視”是聯想做大做強傳統產業,甚至是保持傳統產業現有優勢地位的自然業務延伸:進入智能電視市場,僅體現了作為PC一哥、手機巨頭的聯對行業發展規律的尊重。
雖然歷史中,在聯想智能手機業務上,聯想曾有賣出、買入的操作;在互聯網內容業務上也有失敗的教訓、和再進入的嘗試;甚至在智能電視上,聯想未來也有可能在集團公司、上市公司之間存在多種架構變動的可能性,但是可以堅定的一個信念是,只要聯想還是現在這樣的一個巨人,聯想智能電視業務就不會因為業績等問題被輕易拋棄——除非聯想想違背行業發展的基本規律,或者聯想在其他主營業務上走上了下坡路。
總結:
在聯想智能電視上市的這四個月時間內,看到聯想的不足是必須的,但是也應該看到聯想的種種努力和不小的收獲,同時更應該意識到聯想電視出現的必然性。擁有了這些認識,才能真正理解未來國內智能電視產業的發展方向,才能理解一個廣義互聯網下的家庭和個人娛樂生活是怎樣的藍圖,也才能理解什么是聯想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