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凌晨消息,可靠消息顯示,三星電子在中國投資規(guī)模達40億美元的芯片工廠將落戶北京。分析師認為,這一投資在給地方政府帶來稅收等利好的同時,對國內的半導體行業(yè)卻可能是一種傷害。
1月4日,韓國政府對外宣布,已經批準三星電子在中國投資40億美元,建設一座NAND閃存芯片工廠。這是三星第二座海外芯片工廠。此前,三星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建設了第一家海外芯片工廠。
韓國知識經濟部在一項聲明中表示,新工廠將生產用于音樂播放器與手持設備的NAND閃存芯片,月生產能力為10萬個晶圓。據(jù)悉,三星中國廠產品線將采用尖端20納米或以下制造工藝,計劃在2013年晚些時候開始量產。
三星選擇在中國建廠,反應了中國市場日益增長的重要性。根據(jù)市研機構Gartner的數(shù)據(jù),中國市場今年所消費NAND閃存芯片,占全球市場一半,規(guī)模達290億美元。到2015年,中國市場份額將升至55%。
目前,三星暫時還沒有對外宣布工廠的選址,但新浪科技從一些上游的設備商處獲悉,三星在中國的芯片工廠將落戶北京。一位接近北京市政府的消息人士也證實了這一消息。
長期關注半導體行業(yè)發(fā)展的iSuppli高級分析師顧文軍表示,落戶北京應該是三星對在華整體業(yè)務發(fā)展進行綜合考量后進行的選擇。他同時認為,北京方面政府資源比較多也可能是吸引三星的一個重要因素。
顯然,三星落戶將會給北京市政府的GDP增長、就業(yè)、稅收等方面作出貢獻,但是對于中國的半導體產業(yè)而言,這可能并不是一個好消息。
顧文軍表示,三星在中國的生產線不會進行對外代工,制造工藝也不會公開,由于要快速實現(xiàn)量產,反而將不可避免要從國內芯片企業(yè)挖人,造成人才流失。目前,大連的英特爾工廠、北京的中芯國際等公司都有大量技術人才。
顧文軍認為,雖然國內芯片廠商對于GDP的貢獻不明顯,但是對于中國的高科技發(fā)展還是有著很大貢獻,政府應該給予國內公司相應的優(yōu)惠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