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蘋果平板電腦發貨量增加導致PC出貨量增速放緩的說法,英特爾中國區總裁楊敘24日說,PC出貨量放緩,部分原因是由宏觀經濟環境造成的,平板電腦與傳統電腦兩者之間的發展是否存在關聯,還有待對數據進行進一步分析。他提出,電腦產業發展非常健康,將進入穩定增長期。
據外電報道,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近期調低了2011年全球個人電腦市場增長預期,稱發達國家市場消費者選擇蘋果iPad等平板電腦,而非小型筆記本電腦。
楊敘認為,在一個特定的時間段,PC產業會受到宏觀經濟原因的影響,在對這個因素還沒有完全了解的情況下,說因為有太多的蘋果平板電腦而造成消費者不購買其它電腦產品,這只是一種直觀的判斷,有必要對具體的數據進行進一步的分析,才能說明問題。他說,從英特爾公布的第一季度數據來看,電腦產業的增長是非常健康的。
楊敘指出,今天,很多的人把關注點放在了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新興領域,這當然很重要,但千萬不要忽視電腦的作用。楊敘說,新興產業剛剛起來的時候,發展會非常快,也非常吸引眼球,但過不久,同質化問題越來越嚴重,利潤空間就會開始變薄,然后就會出現市場整合,一些人將退出,市場最終進入穩定增長期,這是產業發展的規律。
楊敘認為,電腦產業正處在整合期,各種整合正在不斷地發生,一旦整合完成,市場就會進入穩定增長期,規模也會變得非常之大。
除了產業本身發展規律這個因素外,英特爾還認為,電腦產業不斷進行的創新,也會促進產業深化發展。“也許到今天,大家會覺得興奮點不夠了,但產業正在不斷創新,新的元素正在注入。” 楊敘說。英特爾提供的資料稱:PC的創新將因新的體驗、新的使用模式而繼續充滿活力。“今年,我們看到用戶對個性化計算的需求日益旺盛,它將帶來PC體驗的新變革。”
英特爾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PC出貨量仍保持著每年兩位數的增長,每天幾乎有100萬多臺PC售出。計算應用的普及增加了對數據中心的需求;市場上每新增600部智能手機或新增122臺平板電腦,就需要新增一臺采用英特爾處理器的服務器。
楊敘透露,目前,全球擁有個人電腦的約有10億人,還有22億人買得起但還沒有買,有35億人是買不起。他認為,隨著發展中國家經濟的持續成長,消費者的收入會不斷發生變化,“我相信若干年后,這35億人中,又會有10億人買得起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