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帶戰略”提速
中國有關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政策陸續出臺。本月,國務院出臺支持軟件和集成電路的新18號文件,財政將對軟件和集成電路產業大力支持,凸顯政策制定者對“戰略制高點”的考慮。在規劃方面,發改委一位官員去年表示,有可能在今年上半年出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
工信部制定的40多項“十二五”規劃中,提升信息化水平的信息通信業占了很大比重。27個專題規劃中包括集成電路產業、三網融合、寬帶(寬帶)網絡基礎設施、國家應急通信等;16個行業規劃中包括電子信息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服務業、通信業等;在3個區域規劃中,涉及信息通信業的有長三角地區通信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2011年,這些規劃將走上歷史舞臺。
中國正在啟動一項被媒體稱為國家戰略的“寬帶戰略”,其來源是“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構建寬帶、融合、安全的下一代國家信息基礎設施。2011年伊始,官方即公布全年的寬帶進入農村目標。根據發展規劃,到“十二五”末,中國要實現寬帶入戶(城鎮)進村(行政村)。
中興去年獲18個4G合約
2011年也將是中國新一代移動通信網絡即4G技術獲突破的關鍵之年。去年,中國主導研發的TD-LTE成功入選4G國際標準。年末,中國加緊產業布局,在六個城市啟動TD-LTE的規模試驗,預計到2012年實現商用。
智能手機熱潮大大刺激流動數據使用量,日漸扭轉全球流動電訊商人均月費(ARPU)連年下跌的厄運。于西班牙舉行的2011年世界流動通訊大會,支持更高速上網的LTE技術(4G流動網絡)頓成主角,除了中移動(0941)先前在會上發布4G大計外,和黃(0013)旗下的和記國際電訊,將伙拍中興通訊(0763)在奧地利興建LTE網絡,為全球進入LTE網絡年代掀起序幕。
中興近日宣布與和記國際電訊(已私有化)合作,于奧地利興建LTE及HSPA+制式的網絡,代替舊有的網絡,預料新網絡可于今年底前完成,屆時HSPA+網絡將會覆蓋奧地利94%的人口,LTE網絡則會在主要城市開通,和電同時授權中興提供6年運營服務。
事實上,內地網絡基建商龍頭中興一直有意在LTE大展拳腳。該公司在通訊大會上公布,截至去年底,中興在全球共獲得18個測試及商用LTE網絡合約,遍布歐洲、印度、東南亞等地。此外,近年涉足手機市場的中興早前曾經透露,于年內在美國推出支持LTE的平板計算機,希望可在電子消費市場上占一席位。
中移動于6大城市開展試驗
與此同時,中移動(0941)也希望借內地主導的第4代流動網絡TD-LTE“大翻身”。中移動當年選擇落戶TD 3G制式,礙于TD制式的技術及兼容能力,令其3G上客量大受掣肘。中移動董事長王建宙日前出席通訊展時指出,中移動已開始在內地上海、南京及廣州等6大城市,進行大規模LTE試驗工作,測試規模將覆蓋超過5000萬人。王建宙又指出,測試亦是為了商業化做準備,讓3G網絡可順利過渡至LTE。
王建宙:今年是TD-LTE“元年”
王建宙又預言,在全球大舉推行LTE制式之下,今年將會是TD-LTE“元年”,意味著TD-LTE將可望在年內正式投入商業運作。此外,中移動近日與英國流動網絡商沃達豐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加強雙方在LTE技術發展上的合作。然而,中移動拓展LTE的消息,對其股價提振作用不大。
物聯網產業將迎來“黃金五年”
另一項已經火爆IT業界不少時日的物聯網產業,也將在政府推動下迎來“黃金五年”。工信部副部長奚國華表示,正在制定一個物聯網發展的指導意見,但目前還處于論證階段,時機成熟時將公布。
三網融合也有望在今年取得進展。2010年,中國在12個城市試點三網融合。如今,第二輪試點有望年內啟動,長春、天津、重慶等城市都在爭取成為第二批試點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