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蘋果平板欲借低價突圍
自從去年蘋果推出iPad之后,便以平板電腦市場領跑者的姿態占據著無可比擬的地位,市場份額居高不下。據媒體報道,從蘋果公布的財報來看,蘋果iPad在2011財年的銷量大幅增長。其中第二財季由于蘋果iPad 2即將發布,市場缺貨嚴重,銷量出現明顯下滑。但到第三財季,蘋果iPad 2一經上市就重振人心,銷量迅速飆升至925萬臺,并持續在第四財季上漲至1112萬臺。
不僅在銷售方面遙遙領先,iPad為蘋果所贏得的利潤也絕對豐厚。據蘋果第三財季的財報,在這一季度獲得的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285.7億美元和73.1億美元,雙雙創下新紀錄。
面對著蘋果iPad近乎壟斷的市場份額,對于惠普、黑莓、宏達電、華碩等眾廠商來說,無論在硬件還是內容服務方面,要想和蘋果相抗衡恐怕很難。再加上作為平板電腦的“原創者”,蘋果已經牢牢鎖住了平板在用用戶或者潛在用戶的消費習慣。因此,為了能夠在平板電腦領域分得一杯羹,甚至與蘋果相抗衡,多家廠商紛紛開始對自家平板電腦做出了重大的價格調整。而惠普TouchPad降價后掀起的搶購風潮,更是讓各廠商看到了,消費者進行平板電腦選擇時,價格占據了很大因素。
據國外媒體報道,據市場研究機構ChangeWaveResearch最新調查顯示,在有意購買平板電腦的潛在新用戶中,大約有65%的人聲稱他們打算購買iPad,亞馬遜KindleFire以22%的潛在用戶購買率排名第二。然而市場調研公司ChangeWaveResearch同時指出,盡管這一比例高達65%,但自iPad上市以來,在該調查結果中首次出現排在第二位的平板電腦潛在用戶購買率達到兩位數的情況。由此可見,低價策略確有一定的可行性。
以價換量仍需注重性能打造
蘋果iPad的橫空出世,在終端市場上掀起了平板熱潮,各大PC廠商隨之紛推平板產品。步入2011年以來,尤其是受蘋果iPad 2發布及其他大量廠商新品上市的影響,平板電腦出貨量呈現大幅增長的趨勢。
美國市場研究公司ABI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1年第二季度全球平板電腦出貨量上升由一季度的640萬臺增長至1360萬臺,增幅高達112.5%,而同期上網本銷量為730萬臺,較上一季度的840萬臺下降了13個百分點。平板電腦出貨量首次超越上網本。上網本市場不斷萎縮、平板電腦市場份額不斷上升的趨勢將成為必然。
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零組件與材料研究部經理趙祖佑認為,“在蘋果推出iPad的熱潮驅使下,2011年成為‘平板電腦年’,預估這波平板熱潮仍會持續,未來每季出貨量將從1千萬臺突破至2千萬臺;2012年第四季平板電腦出貨量更有機會提升至3千萬臺。”
產量的增加必將帶動價格的下降,可以預見,在未來,平板電腦走向低價是必然趨勢。然而,較低的價格難免會讓人對其品質心存懷疑。因此,眾廠商在力求以低價換取高銷售量的同時,也不要忘記平板電腦的性能打造,以價換量的策略還需以產品良好性能為基礎。低價如果意味著低性能,那么,產品終將會淪為雞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