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比森可以在強手如林的歐美市場馳騁,憑借的就是品質、價格和客戶需求達到的共鳴點。
10年前,三個志同道合的年輕人,一起創(chuàng)立了深圳艾比森實業(yè)有限公司,開始了艾比森品牌的創(chuàng)業(yè)征程;10年后,艾比森已經成長為LED顯示屏行業(yè)的一支生力軍,即使在金融危機最嚴重的2008年,艾比森依然實現了銷售額的高速增長。直到今天,艾比森的增長速度依然強勁。
艾比森的快速成長,承接了兩個市場的東風。一是2008年金融危機導致歐美客戶緊縮采購預算,由采購高價格的歐美產品轉向青睞高性價比中國LED顯示屏產品,歐美廠商的份額下降與艾比森海外市場的進取相映成趣;二是從2008年開始,伴隨奧運會、世博會、亞運會和國家四萬億重大項目的推動,國內客戶對LED顯示屏采購量明顯上升,市場急速放大,根據光學網預計,2010年-2014年中國LED全彩顯示屏市場年復合增長率將達30.07%,至2014年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288.2億元。
眾所周知,在全球LED顯示屏市場上,艾比森遇到的強手如林,既有巴可、松下、三菱等國際顯示屏巨頭,也有以康佳、長虹、創(chuàng)維、上海三思為主的國內軍團。艾比森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交出了亮麗的成績單,以歐洲為主的海外市場貢獻了七成的銷售額。
艾比森如何在眾多高手中脫穎而出,以其獨特的定位找到屬于自己成長的一片天空?為此,我們采訪了艾比森分管營銷的副總裁李海濤先生。
李海濤—深圳艾比森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營銷副總裁
2005年9月,艾比森接到海外客戶-沙特客戶的第一筆訂單,為了表示對客戶的重視,董事長丁彥輝親赴沙特安裝調試,當時,誰也沒有想到,這次沙特之旅,竟然會改變艾比森公司未來發(fā)展的命運。
在艾比森的顯示屏安裝在沙特的一個著名廣場上后,丁彥輝發(fā)現自己公司開發(fā)的產品被貼上了日本的牌子,而沙特客戶的說法是中國沒有品牌,產品品質難以令人信任,貼牌是為了更好的銷售。丁彥輝的心被刺痛了,回到國內后,在公司召開的總結大會上,他向全體員工宣布公司將進行戰(zhàn)略調整,堅定以品質為核心的品牌定位,開拓歐美市場,逐步打造實力響應中高端客戶的需求。
“主攻歐美市場,艾比森可以向更高的戰(zhàn)略地位邁進,而把過多精力放在看重價格的低端用戶,艾比森會很快陷入其他中國LED顯示屏廠商的價格戰(zhàn),降低公司的價值空間。”2008年加入艾比森,現任營銷副總裁李海濤先生表示,吸引他加入艾比森正是公司的高端定位和發(fā)展戰(zhàn)略。
“品質是企業(yè)的生命線。艾比森的成績,正是品質意識和達標的成果。” 李海濤經常接觸歐美和日本客戶,對這一點深有感觸。日本客戶對品質最為看重,2008年,艾比森開拓日本市場,日本客戶看完艾比森的產品就走,現狀讓他們基本沒有耐心,只是提供一些反饋信息,獲取訂單難度很大。2009年以來,艾比森狠抓品質管理,先后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和ISO14001環(huán)境管理體系認證,并超越了大部分中國同行率先獲得OHSAS18001職業(yè)健康與安全管理體系和QC080000有害物質過程管理體系認證。2010年,日本大客戶帶著品質工程師來到艾比森工廠三次,三次品質評審通過。挑剔的日本客戶終于露出了微笑,他們和艾比森合作也進入了實質性的階段。日本市場取得突破通常意味著已經打開全球市場的大門。
而在有風向標之稱的歐美地區(qū),LED顯示屏市場已有許多重量級的世界級玩家,如果不按其偏好生產出性能和價格都合適的產品,很難打動他們。以2011年艾比森競標希臘雅典的某著名舞臺為例,舞臺需要一塊全彩色LED顯示屏,整個屏體90多平米,當時包括艾比森在內共有8家中國及歐洲當地知名品牌參與方案設計和投標。客戶提出了兩個苛刻的要求:一、項目時間只有25天;二、實際屏幕并非在一個平面上,而是一個略帶弧度的瀑布型屏幕。投標者都感到了極大的壓力,這不僅涉及到產品本身的品質,更考驗了公司的商務接洽,貨運安排,安裝施工,調試等多個部門的綜合實力。艾比森經過一個通宵的各部門研討之后,扛起了這份重擔,最終以一塊ABSEN-IF10S-AS的戶內全彩LED顯示屏贏得了客戶的訂單。2010年,一家美國客戶找到艾比森,全面考察后給工廠品質打出了90分,并且很快下了訂單。
“高品質的品牌定位,決定了業(yè)務拓展人員必須圍繞公司的長期戰(zhàn)略,在平衡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之間做好對客戶的取舍。”李海濤說,“我們曾經遇到一個客戶下大訂單,但利潤非常微薄,并且要求我們在犧牲某些品質的情況下做出產品。這種單艾比森不做。”
2008年的金融危機,艾比森能夠逆勢而上,得益于其長期對LED顯示屏事業(yè)的專注和品質追求。在高端歐美LED廠商無法放下身段接受客戶的改變時,艾比森的成本、品質和價格形成的差異化優(yōu)勢獲得客戶的青睞,迎來了三年多來海外市場的高速增長。
“2005年,艾比森以國內市場為主,但是當時產品技術成熟度不好,單價高,客戶支付能力不強,這些都制約了國內LED顯示屏市場的發(fā)展。2008年,隨著關鍵原材料成本的持續(xù)下降,市場的需求點和產品價格的結合點契合后,市場出現了井噴。”李海濤分析說。
同國際LED顯示屏領先企業(yè)美國Daktronics和比利時巴可(Barco)相比,艾比森是個來自東方的挑戰(zhàn)者,雖然在核心關鍵技術和工藝設計上與領先企業(yè)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憑借不斷在LED顯示屏應用技術層面的突破,艾比森已經在中端客戶的項目上與巨頭屢有交鋒,并且根據自身高性價比的優(yōu)勢,逐步打開局面。
艾比森為自己量身定制了國際化戰(zhàn)略的四部曲。第一步,艾比森已在國際上擁有3000個客戶,分布在110個國家和地區(qū),與艾比森關系密切。第二步,在海外設立服務點、辦事處;第三步,開設分公司;第四步是收購、兼并、重組。
2005年,艾比森設立國際銷售部,初始只有7名國際銷售人員,他們多是通過參加展會和海外客戶見面,以外貿跟單式的粗放作法擴充客戶群。銷售人員眼中只有訂單,看不到訂單后的客戶,更談不上客戶背后的市場。隨著更多海外市場的開拓,這種粗放做法的弊端越來越顯現。
轉折點出現在2010年。李海濤表示,從市場的定位開始,艾比森改變國際營銷的思路。
比如在海外某一區(qū)域內,艾比森首先要確定高、中、低端市場全部都進入,還是進入某一個細分市場。這就要把公司的產品研發(fā)能力、供應鏈管理和地區(qū)市場需求結合起來。艾比森在歐洲市場主攻中端產品,回到國內可以做中高端市場。
第二步,艾比森要求海外人員對當地市場有研究。“沒有研究,沒有發(fā)言權,我們要擴大海外市場份額,必須找到潛在客戶群。”李海濤表示,“首先,海外市場銷售人員定期提交區(qū)域市場銷售報告。其次,負責區(qū)域市場管理人員,根據區(qū)域市場分析報告,提交市場策略。總部根據策略分析和公司發(fā)展戰(zhàn)略,提供相應的發(fā)展模式和資源匹配。”
第三步,尋找或培養(yǎng)有價值的渠道商,實現海外市場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比如歐洲市場,當地已經具備了成熟的經銷商群體,尋找到合適的經銷商就能不斷打開行業(yè)市場;而在非洲尼日利亞,當地市場沒有經銷商,艾比森需要培育一個經銷商,讓他對這個生意感興趣,并且培養(yǎng)他們。
“普通銷售只抓產品和價格,當我們跳出這兩點,看客戶的真實需求,一個具備靈活性的解決方案就可以抓住一個行業(yè)的潛在客戶”。喜歡閱讀和思考的李海濤,常常在領導跨部門行業(yè)小組合作的會議上找到靈感,當產品研發(fā)、銷售、營銷人員一起集思廣益,推出細分市場的研究報告和解決方案時,我們就發(fā)現,某些細分市場孕育的市場機會巨大。
2010年,艾比森創(chuàng)新推出了“零首付”營銷模式,對于通用的產品,改變過去客戶先交預付款定做,后提貨的交易模式,變?yōu)長ED顯示屏常規(guī)產品的現貨供應。 “零首付”解決了客戶的高風險,避免了行業(yè)內欺詐和客戶投訴等屢見不鮮的負面現象。一位東歐廣告客戶,來到中國考察近百家LED顯示屏廠商,最終對艾比森的產品和交易模式高度認可,成交了40多塊A1688LED高清顯示屏。
“零首付”是把雙刃劍,一方面給客戶提供便利,一方面要求LED顯示屏廠商擁有規(guī)模化、標準化能力,并且具備穩(wěn)定的現金流。“2007年,艾比森公司投資2000多萬,大規(guī)模投產LED發(fā)光二極管,建成LED封裝生產線。艾比森把核心零部件標準化,個性零部件減少,保證了核心零部件在各個產品中的通用性。備現貨需要提前庫存,而源源不斷的訂單常常將庫存降為零。艾比森的交貨周期是7天,為行業(yè)平均周期的三分之一。” 另外,針對一些客戶特殊的需求,艾比森也可以進行產品定制,適應了不同客戶的需求。
2011年3月,在廣州國際LED展會中,艾比森A1089、 C30窗簾吊裝屏和EI06戶內全彩屏等主力產品全線登場,展臺前來咨詢的海內外客戶絡繹不絕。在整個展會中,上百家LED廠商同臺競技,中外廠商憑借著各自的技術實力和產品創(chuàng)新在角逐各個細分市場,誰在技術創(chuàng)新和市場開拓上走得更快,誰能在客戶需求上把握得更準,誰將贏得最后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