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科信局科技管理處處長李明甫曾指出。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要進一步在全國范圍內積極開展城市報警與監控系統建設,要把城市報警與監控系統建設納入各地政府規劃中;公安部要求實現部、省、市三級聯網,重點建立部、省、市三級視頻監控共享平臺,做到資源整合、信息共享;此外,還要借鑒開展城市報警與監控系統建設的經驗,指導社區技防建設和農村治安防范體系建設。
2005 年10 月,公安部對全國城市報警與監控系統建設試點工程(即“3111”試點工程)進行了部署,確定了22 個城市為部級試點城市,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確定了400 多個試點縣、市、區,要求2010 年前在全國大中城市完成城市報警與監控系統建設。
而“十二五”期間,全國城市地區要基本完成報警與監控系統建設,實現對重點地區的全覆蓋,各省市級和有條件的縣(區)級公安機關完成監控報警平臺數據庫建設,實現跨地區、跨部門、跨警種的信息共享。
2011年,“3111 工程”進入整體推進階段,推廣至每個地級市,整體直接投資近1000 億元。未來五年,中國各大城市將繼續投入巨額資金全面開展城市報警監控網絡建設。據公安部科技局的估計,一個中型城市的平安城市建設投入將達幾百億,其中視頻監控系統所占比例為28%。目前我國共有2300 多個設市城市和縣城,蘊藏著巨大的市場潛力。
搶先升級成系統開發商者為王
毋庸置疑,IT行業是一個技術更新極快的產業,過往的大量案例已經證明,技術上的固步自封很可能被無情淘汰,其結果是災難性的。視頻監控行業已經過了以VCR為核心設備的傳統模擬監控的第一階段,正處在以DVR為核心設備的數模監控時代(前端模擬、后端數字)的第二階段,而第三階段以前端數字化、傳輸和存儲網絡化、流媒體管理為特征的第三階段正在進行部分技術替代。總體來說,視頻監控行業技術呈現出數字化、網絡化、集成化、智能化的發展趨勢。
而目前的行業龍頭海康威視和大華股份正處第二時代的頂點,在DVR領域,兩者市場份額達到61%(海康45%,大華16%,2009年)。這個成熟的技術市場空間已經很小,而緊接著的是前端數字化時代,相關廠商首先需要重新構建在前端攝像頭領域的技術領先優勢。與之伴隨的是后端網絡化和智能化。
視頻監控發展到今天,追求標準統一、開放兼容、高清智能逐漸成為主流需求。因此,技術路徑上未來占據先機的關鍵是:具備基于前端數字化、后端網絡化、智能化的安防系統解決方案的開發能力。設備開發商需要借此升級為系統開發商,也就是:對非標的數據庫、軟件總線、設備等基礎設施進行標準化封裝的操作系統層;進行流媒體調度和管理的中間件層,并面向應用層開放各種應用服務模塊接口;根據用戶需求,在應用層開發各種應用服務軟件通過網絡接入中間件層。
在實現途徑上,要求設備廠商向提供“一站式需求”的安防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轉型。同時,改變“重硬輕軟”的局面,大力提升軟件研發實力,適應下游應用往多樣化、差異化方向發展。
但招商證券認為,由于目前以視頻監控為核心的安防系統,前端數字化進程才剛剛開始,后端傳輸網絡化和管理智能化也才剛剛起步,離統一標準還有較長的路要走。這個過程可能需要五年,但已足夠在系統開發商之間確定市場競爭格局。屆時,占據市場主導地位的系統開發商將面臨向安防運營商升級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