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電器,許多人都會馬上想到海爾、長虹等;但是提到視頻會議,你是否能想到一些響當當的民族品牌?
業界人士指出,中國視頻會議缺乏有影響力,且技術成熟、服務周到的國產品牌,但是目前中國又急需更多像PPMEET這種創新型,能為廣大企業和更多大眾服務的國產視頻會議品牌。
國產品牌不強,缺乏創新能力
視頻會議能幫助企業提高辦公效率,高效傳遞信息,減少差旅開支,是現代企業遠程辦公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但是目前我國視頻會議的現狀卻讓廣大的企業和個人用戶都“嘆為觀止”。
調查發現,國內的本土視頻會議品牌雖然數量眾多但是同質化嚴重、技術不夠成熟、更缺乏全國性、有領導力的知名民族品牌。據記者了解,目前國產品牌像PPMEET網頁版視頻會議這樣擁有已申請和授權的專利數量高達61項之多的品牌可謂是鳳毛麟角。不少品牌因為企業規模較小,研發能力相比較弱,僅重視高端用戶的挖掘和產品的銷售,而忽視了創新,所以一直難以提供安全實用的視頻會議產品,至今都未能獲得大量用戶的認可。
國外品牌大量入駐搶灘市場
隨著近幾年大量國外品牌的入駐,我國視頻會議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國內品牌因技術相比尚不成熟,所以在市場占領中時常處于劣勢地位。而我國視頻會議過多地傾斜在國外品牌上,國外視頻會議又多為硬件型,價格較高,操作也較復雜,且許多都不能跨瀏覽器使用,這導致視頻會議在我國一直被局限在小眾化應用范疇,企業和大眾在選購視頻會議時,更是茫然不知選擇哪家更好。
中國視頻會議要發展壯大,真正當家作主起來,僅靠一個PPMEET還是不夠的,其他視頻會議品牌應加大自身產品的創新力度,解決產品本身存在的不安全、穩定性差、不易操作等問題。有業界人士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
當家作主——有待國產品牌突破現狀
業內專家則一針見血地指出,國產品牌優勢不凸顯、技術創新少,甚至部分品牌不具有1項專利發明,且一直在軟硬件視頻會議上繞圈圈,這是中國視頻會議難以有所突破的癥結。他以PPMEET這個后起之秀舉例說明,11月份上線的PPMEET平臺版推出之際已經融合有60多項發明專利,其厚積薄發之態勢讓業界震驚不已。
“如果國內的視頻會議品牌都能像PPMEET這樣勤奮創新的話,視頻會議不會進入我國10多年還存在如此多的問題得不到解決。企業購買一個視頻會議系統還得擔心它能不能保障商業機密的安全;要不要請專人操作維護;是否需要經過培訓才懂得如何上手使用它。”
據悉,PPMEET企業版目前正推出“免費試用1個月”大型活動,許多企業都紛紛致電要試用該新版本。不少試用中的企業對該企業版的評價十分樂觀和肯定,尤其是對它的特色功能,如來賓邀請、群發通知、網頁剪取等人性化功能持高度肯定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