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帶來的網絡更復雜性,已經得到了三家運營商的特別關注。事實上,現在三家運營商的無線網絡資源已有PHS、2G、3G、Wi-Fi網絡等多個網絡疊加在一起,再加上LTE,網絡切換策略、QoS保證、網絡負載均衡等都會更復雜,給終端帶來的復雜性也會更高。這給設備商也提出了現實難題。
挑戰雖然嚴峻,但三家運營商已有各自的LTE部署計劃,并在現階段找準了各自的側重點。
TD-LTE即將開測終端新功能
在中國移動積極為TD-LTE做熱身的同時,已通過設備更新等方式使現網上的大部分設備都具備了向LTE演進的能力。在近日以LTE為主題的峰會上,中國移動人士稱,今年TD四期招標,廠商提供的BBU和RRU設備絕大部分都具備了向TD-LTE演進的能力,并且經過了中國移動的實測。
此前,摩托羅拉參與了TD-LTE外場試驗的全過程。記者向摩托羅拉內部人士了解到,在TD-LTE外場測試中,工信部和中國移動很重視S1/X2接口一致性測試。S1是LTE eNB (基站)與EPC(分組核心網)之間的接口,X2接口是eNB與eNB之間的接口,其一致性直接關系無線網絡的互聯互通以及用戶感知。該人士稱,在接下來的TD-LTE外場測試中,終端測試的網絡環境更為復雜,工信部和中國移動在終端互通性測試后期計劃針對一些新的LTE功能進行測試。
“可以說,小規模TD-LTE部署已經開始”,這也直接促使摩托羅拉近期推出并在多個場合展示了其支持2.3GHz和2.6GHz的新一代TD-LTE基站平臺。
當然,幾乎所有的產業鏈企業都表現出了對TD-LTE的積極。今年5月華為首個完成了TD與TD-LTE共模驗證。華為中國區無線MKTG部CTO張海稱,近期中國移動網絡上數據業務吞吐量已經等同于話音業務吞吐量,再次給TD網絡向高帶寬升級吹了“緊急哨”。
聯通將在熱點區首推室內LTE
在中國移動大力推行TD-LTE的同時,中國聯通顯得并不急切,而是為Wi-Fi、Femtocell、HSPA+等投入了不少精力。
聯通研究院無線網絡部負責人王健全提出一組最新數據:國際上已有63個商用HSPA+系統部署于35個國家,另有53個HSPA+網絡正在規劃中。同時,在54個國家的116家運營商也將要部署HSPA+網絡。
當本刊記者問及聯通的具體HSPA+部署計劃時,王健全稱,現在聯通正在5個城市進行雙載波HSPA+的測試,此前HSPA在全國全網到縣級、鄉鎮已經網絡普遍覆蓋,而基于64QAM的HSPA+的雙載波技術已經在5個城市進入試點階段,但“不一定會在全國部署”。未來,如果上LTE,意味著現在大部分基站都要替換,畢竟中國聯通剛投入了一千多億元進行網絡的擴容和優化,需要一定的時間來消化吸收。
“但中國聯通已經在進行LTE的測試,今年主要是實驗室測試,明年將開展外場測試!
對LTE試點區域的選擇,聯通研究設計院副總工馬紅兵稱,在北京、上海等對數據業務、流媒體業務需求量很大的地方,聯通可能會在局部先推出室內LTE服務。
中國電信直面LTE覆蓋挑戰
此前中國電信已經在上海世博園區和周邊建成了8.1平方公里的國內最大LTE實驗網,據電信人士稱,解決CDMA與LTE的語音業務、數據業務互操作是現階段中國電信在LTE部署準備上的重點工作!霸贑DMA網絡全覆蓋的基礎上,未來的LTE將先在熱點區域實現覆蓋,在此基礎上要保證用戶移動時的業務連續性。同時,還要解決CDMA和EPC網絡融合的需求!
此外,中國電信北京研究院總工畢奇借LTE峰會還提到了中國電信在部署LTE上所面臨的最大挑戰,即網絡覆蓋問題。部署LTE也就意味著要在高頻段制網,這需要更多的基站部署,而基站數量比較少是中國電信棘手問題。
對于LTE部署計劃,中國電信北京研究院移動部高工梅承力在回答本刊記者提問時稱,LTE不可能短時間實現全國全網的全程覆蓋,“在多網共存的局面下,中國電信會根據用戶需求率先在一些LTE需求強的地區進行連續覆蓋,逐步擴大覆蓋范圍!
記者觀察:HSPA+對目前的聯通更有利
相較另兩家運營商,聯通現有每個WCDMA基站已經體現出帶寬優勢。通過采訪得知,每個WCDMA基站的單載單扇的能力,在全國網絡進一步優化后,也都可以達到幾十兆的水平。
中國聯通大力發展HSPA+的另一個因素也可歸于其明顯的技術優勢,除了優化小區邊緣的網絡性能,對突發性應用響應更快,HSPA+還對R7/R6/R5和R99產品后向兼容,使單載波和多載波覆蓋區域能夠無縫結合,并且可以實現多載波間有效負載均衡,使同一個頻帶內或不同頻帶間多個載波聯合,提升頻譜利用率。
這些都表明,聯通現階段大力投入HSPA+對自身更有利。